查看: 419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观天下] 一件小事就情绪爆炸的人,不一定是脾气差,可能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56: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果遇到以下几个场景,你会生气甚至情绪失控吗?
1、点外卖前问男友要不要吃,他说不用,你就只点了自己那份,结果他却要吃你一半的食物;


2、做好了旅行攻略准备明天出发,领导却突然安排临时性任务;


3、明明定好了 9 点的闹钟,却在 8 点的时候被快递电话吵醒;


4、提前计划好今天下班回去做饭,结果回家后发现停水了......


如果你会因为这些事情感到生气、烦躁,并不是因为你护食、小气或执拗,而是你可能出现了“秩序敏感”:一个人难以忍受某些认定的秩序被打破,对打乱秩序的任何变化都异常敏感。


一旦事情与自己的预期设定出现偏差,超出控制范围的时候,哪怕是件再小的事,内心也会因此变得混乱,甚至崩溃。


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却常被认为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如果“秩序敏感”严重,就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进展,甚至危害人际关系。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秩序敏感”?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


今天,我们来聊聊:当代成年人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秩序敏感。



“说了这样做就必须这样做”


秩序敏感是如何产生的?


提起“秩序敏感”,大家通常会默认它发生在儿童身上。


的确如此,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 9 大敏感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秩序敏感期”,一般出现在 2~4 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儿童会对自己在意的秩序(顺序性、事物归属、生活习惯)等极其敏感。


比如“乘电梯一定要自己按按钮”“有人敲门一定要自己开”;或者是“吃饭只用某个固定的碗”“玩具必须放在固定的地方”等等。


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儿童的秩序感就会被打破,很容易哭闹或发脾气。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


儿童在和母亲分离后,需要完成和外部世界的整合,才能形成持久的、面向现实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TA 们会第一次独立面对世界,所以常常感到迷茫、不安全。


而建立秩序,可以极大地缓解这种混乱感。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很迷恋和“火车”相关的一切玩具。


朋友问他原因,他说:“当我是个小孩时,世界对我来说无序又复杂,火车则代表了一种秩序。我可以排列、分类、控制火车。可以说在纷乱的世界中,只有火车才能带给我一丝平静。”


孩子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是在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当外界能够按 TA 的预测发展时,TA 才能获得对周遭世界的确定感和控制感,这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最初来源。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必须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成年后才能发展出安全感和归属感。否则,个体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于是,“秩序敏感”就被延续到了成年,就像开头所举的那些例子。


成年人的“秩序敏感”,主要有以下 2 种表现:


1


讨厌规则被破坏


很难忍受那些不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行为,比如:插队、在公共场合公放视频、玩游戏时不遵守规则.....


2


难以接受“变化”


这里的“变化”可以被理解为:


a.抗拒一切突发事件


比如一些人为的:爽约的朋友、下班前才通知的应酬、突然提前的截止时间、周末不请自来的亲戚......


还有一些非人为的:某样物品突然损坏、飞机晚点、天气突然降温......


b.抵触打乱自己行为的人或事


比如你本来打算整理房间,但妈妈说了一句:“你这猪窝也不知道收拾收拾”,你立马就不想整理了。


因为你只能在自己想做的时候去做,而不能是因为被妈妈吐槽了才去做,这会让你失去秩序感。


c.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主要表现为“讨厌等待”和“模棱两可”。


比如等面试结果的过程会很焦虑;


和朋友计划出门玩,但对方一直说“随便”时会很烦躁;


或者难以忍受暧昧,着急给每段关系下定义......


这些行为的本质,是一个人想获得确定的“安全感”。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


秩序感=舒适圈


其实,“秩序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处于底层的安全需求就是指个体对稳定、秩序、安全的需求。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只有安全需求被满足,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试想一下,如果完全不在意秩序,那么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混乱、失序的状态中,人也会活得如同行尸走肉。


但“秩序敏感”是对“秩序”的过度维护。“秩序”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出于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建立的一整套复杂的生活框架。它会随着我们的成长,一点点发生改变。


比如原本你很害怕即兴发挥,但总会遇到那么一两次需要临阵磨枪的场合。当你顺利应对后,你的秩序框架也会跟着调整一点点,下次就没这么害怕了。


但对“秩序敏感”的成年人来说,这个框架是没有弹性的,任何破坏它的人或事都会让 TA 们感到极度不适。


主要原因有 2 个:


一个是之前提到的,TA 们未能顺利度过小时候的“秩序敏感期”。比如父母无视孩子的需求,把对秩序的敏感理解为不听话,强硬地拒绝、打破孩子的规则等。
那么,孩子就无法建立对世界的确认和信任。同时,这种不安全感和混乱感会一直留在 TA 们心中,形成一种创伤记忆。


这里额外想说的一种情况是,创伤记忆未必是“秩序敏感期”(2-4 岁)形成的,它有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


比如某博主说,妈妈从小就喜欢提前叫她起床,直到她工作后也是如此。


明明她自己已经订好了闹钟,并且反复强调不需要叫她起床,但妈妈依然我行我素,即使已经口头答应了,第二天早上还是会提前叫她起床。


再比如父母提出一家三口出去旅游,让博主安排行程,但不管博主计划得如何用心,最后都会被父母各种指责和否定。


这种“和制定好的预期完全相悖”的经历,无论发生在什么时候,都会冲击一个人的秩序感。


这会导致 TA 们认为世界是无序的,也因此很难维护原初的安全感。于是,TA 们会时刻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中,容易焦虑,难以放松,总是忍不住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唯一的应对措施,就是对生活的彻底掌控。因此,TA 们需要确保自己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因此反感所有的变化,更难调整自己的“秩序框架”。


另一方面,对秩序的敏感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这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多少都会受到一些群体活动方式和精神的影响,这些影响以无意识的方式成为我们的“心灵原型”。


但现实并非会完全按某种秩序进行,当原有的评价体系被撤回后,人反而会因为惯性陷入无力状态,变得混乱。


于是,TA 们本能地抓住最触手可及的秩序感。这种集体无意识造成的秩序敏感,其实是虚假的。因为这种秩序并非我们主动构建,而是被灌输的,本质在于我们没能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


我们没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以在感到混乱无序时,只能找到“做题”这条出路。我们也不了解真实的自我,所以无法评估自己面对变化时的能力。


因此,遵循现有规则,是看上去最有安全感的、最舒适的。


重建秩序


是为了重建自我


这里再次强调,对“秩序感”的追求并没有问题。比如即使不是强迫症,看到某些工整、流畅的画面,也会觉得心情愉悦。


“秩序性高”也不是人格缺陷。相反,许多高秩序性的人,会有更高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计划,达成目标。但是,要当心过度的“秩序敏感”,演变成一种自我攻击。


比如,当你计划好一天的时间安排,结果第一件事就因为意外没能完成。这时,你的秩序被攻击,你就会破罐子破摔,连后面的事也直接放弃。这本质是因为你对自己不够满意,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后面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的内在攻击。


同时,有些“秩序敏感”可能是被他人刻意激发的。当它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时,就需要想办法缓解,恢复内心的平和。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去分辨是不是有人在刻意破坏你的秩序。


比如无论你如何和妈妈沟通,她都要提前喊你起床;或者不管你怎么强调自己讨厌迟到,朋友还是每次都赶不上电影开场......那么你可以适当地远离 TA 们,和 TA 们划清边界。


这不是指绝交、断联,而是把 TA 们和那些影响秩序的事情分开。


比如和父母分开居住;休息时将手机调成勿打扰模式;和爱迟到的朋友,约其它不要求时间性的活动等。


其次,重建对自我的认知,认识真实的自我。


有时候,我们的控制欲是因为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即兴发挥,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因此,重新建立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


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允许失败,允许自己狼狈。你会发现,即便原先的秩序被打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把这种新的经验整合起来,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到内心深处的人生目标。通过那些你不敢打破的秩序,去看见背后的创伤和担忧,思考你真正想做的事。当你找到你的“主线任务”时,就会专注于实现目标,那些细枝末节的变动也就很难影响你。这种“能够为理想的生活去努力”的掌控感,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安全需要,还能带领我们去完成自我实现。


最后,接受生活的无常。


李松蔚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危机和无常永远存在,平稳的生活是一种秩序掩蔽下的假象。”


这几年大家应该都有体会,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还是失去多少,都未必能跟上外界的变化。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


在混乱的世界中保持秩序感,需要我们全盘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创伤,接纳自己的不稳定,接纳自己偶尔的情绪崩溃。减少对生活的“应该化”思维,少要求自己应该做某事,多告诉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在摇摇晃晃中和一切共存,或许是一种更稳固的秩序。


写在最后


人生不是一场考试,不会提前告诉你考试范围、时间、标准。它是一场变化、无序、混乱、不可控的考验。


‍生活不会等你准备好,才发生一切。


所以我们只能允许一切发生。


允许自己是自己,也允许别人是别人。


在匆忙中不断经历,抓住能掌控的,接受无可避免的,尽力去稳固自己的人生框架。


在无常中找到和世界、和他人、和自己相处的方式。


世界和我爱着你。


来源丨壹心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