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关于岁末年初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15: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岁末年初,是非法金融活动高发频发时期。不法分子利用大家资金流动频繁、投资理财需求旺盛的心理,瞄准养老、金融创新、区块链、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热门领域,打着“高回报”、“低风险的幌子”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实际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了保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中国太保寿险常州分公司特作出如下提示:


一、认识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

非法金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虚假宣传、非法放贷、地下钱庄等,这些活动往往披着高收益、低风险的外衣,实则暗藏巨大风险。它们不仅可能导致金融消费者遭受巨额经济损失,还可能破坏金融市场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了解常见非法金融活动手段

(一)承诺高额回报。非法金融活动往往以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如“保本保息”“年化收益率高达XX%”的虚假承诺。

(二)编造虚造项目。通过夸大公司实力、虚构项目背景、伪造政府批文等手段,**虚假繁荣景象,引诱消费者投资。

(三)虚假宣传造势。聘请明星名人站台,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发布广告,报刊上发表专访文章,**虚假声势。


(四)利用互联网平台。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手机APP等新媒体渠道,进行跨地域、广覆盖的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增加其隐蔽性和传播速度。

(五)非法集资与传销结合。将非法集资与传销模式相结合,通过发展下线、层层返利的方式,迅速扩大集资规模。


三、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措施

(一)增强风险意识。金融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不轻信高息诱惑,不盲目跟风投资。

(二)核实机构资质。在参与金融活动前,务必核实相关机构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如查看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三)了解产品信息。对金融产品进行充分了解和风险评估,关注其收益与风险是否匹配,避免盲目投资。

(四)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五)及时举报非法行为。一旦发现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立即向金融监管总局、公安机关等部门举报。


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非法金融陷阱,确保财产安全。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及网络公开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