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42|回复: 0

[唧唧歪歪] 金坛人的荣耀!他被全国表彰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08: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月25日上午,68岁的严清华在北京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22年前,严清华放弃优越的工作回村任职。此后,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修路建桥、复垦土地、发展产业,将一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成了全国文明村。谈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份荣誉,严清华对现代快报记者说:这是全村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如今虽然从黄金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退休,但还会继续和村民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战。


为改变穷村面貌,他回村当起领头羊


20多年前的黄金村,交通闭塞,农产品运不出去,人车进来不易,人均收入不足1700元。10年换了8任书记,最短的只干了3个月就撂挑子。作为土生土长的黄金村人,严清华种过地、当过兵、做过筑路建桥工人。1998年底,看到黄金村当时的贫困状态,严清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黄金村的穷帽子给摘掉。此后,他放弃优越的工作,回村挑起了村支书的担子,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这是严清华工作的常态。上任后的严清华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扑下身子带头干。插秧时,右腿被拖拉机撞得淤血青紫,他一瘸一拐坚持23天把秧苗插完;出车祸后爬起来,眼睛里夹着玻璃屑仍然忙着去江西给村里买设备;为了节省开支,他带领全村700多人肩挑手扛,挑了7万多方土,建成了第一条通往村外的“黄金大道”。


为使年轻村干部少走弯路,严清华注重“以老带新”,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他所带的30多个“徒弟”,有的成为镇村工作的后备干部,有的成为农机能手,还有的成为优秀的农村经纪人。


22年来,严清华放弃了1000多天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上门入户走访,听民声、解民困,写成了300余万字的工作笔记和民情日记。鼓励打工致残的树金富发挥技术特长、重树生活信心;生病的树罗保就医费用没着落,危房问题还没解决;家庭困难的周小兰养蝎子被骗如何帮扶……一桩桩一件件,民情日记里都有解决记录。


摘掉穷帽子,他开创了黄金村的黄金时代


“穷村要发展,压力很大,我们宁可苦干,不可苦熬。我们要能领着群众干,保证群众有钱赚。”在黄金村第一书记任上,严清华紧跟党的政策,发展特色农业,建立有机稻米基地1000亩,还成立了黄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村民,既可以享受每亩至少1000元的‘保底分配+二次分红’,实现亩均增效600元、人均增收800元,村民也可以从传统农业生产上解放出来,做到了‘外出挣钱心不烦,多元化挣钱不再难’。”


为打响有机软米品牌,严清华注册了“黄金牌软米”商标,严清华还先后6次到江苏省农科院,引进专家团队研种“黄金村”牌有机软米、彩色稻米。“村干部要能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严清华常常利用跑展销会、外出开会学习的机会,背着米和电饭锅,在会场上煮饭,推销黄金软米。在严清华的带领下,黄金村陆续开发出“黄金村”牌系列有机软米、红黑紫绿天然彩色稻米、即食原味型有机米粉等10多个特色农产品,黄金村的名头越来越响亮。


经过多年的努力,黄金村不但彻底甩掉了穷包袱,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据统计,早在2019年,黄金村集体固定资产达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76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435万元。为改善人居环境,村委先后投入2700多万元对村庄环境、基础设施进行整治改造,建起了排灌站、实施了雨污分流,帮助农民建新房、购置农业机械。建成村组连通的水泥道路29公里,新修建桥梁12座,实现了户连村,村连村,村中心大道接上了高速路,黄金村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富足而美丽。


帮助陕西穷村脱贫,他说:愿做乡村振兴志愿者


据了解,摘掉穷帽子的黄金村还带动唐王、西岗等周边4个村3000多农户通过发展软米产业脱贫。此外,黄金村还主动与陕西省石泉县良田村、宁陕县海棠园村等贫困村结对共建,在产业、技术、资金等方面帮助陕西贫困村脱贫致富。


60岁那一年,严清华从黄金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尽管卸任村书记已8年,但严清华仍每天关注着村里的发展。出发赴京前一天,他还到有机软米种植基地转了一圈。通过努力,黄金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严清华本人也先后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民”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全村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谈起这些年获得的成绩,严清华如是说。


如今,以黄金村为核心的10平方公里的“黄金软米生态大农场”正在规划建设中。“表彰大会上听到的内容让我非常振奋,未来的农村一定会更好。”严清华认为,黄金村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一张乡村振兴的新蓝图正在逐步展开,68岁的他愿做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继续和村民一起奋斗!


来源:现代快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6 | 帖子: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