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咸蛋黄红苋菜汤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的茅山,大麦、油菜已经成熟,小麦已黄。茅山地区一直有种大麦的传统,收割后的大麦碾成粉,称作大麦粯,擂成大麦粥是炎炎夏日茅山人家的必备消暑食物。常常清晨就擂一大锅,静置至凉,食用三顿。有俗谚:早饭大麦粥,中饭麦粥代,夜饭还是它。因为大麦粥是流食不耐饥,茅山人家常制作米粯团子、面疙瘩等一同烧煮,此外还有凉大麦粥浇热饭等特别吃法。

图丨收割的大麦 王雁摄
油菜是茅山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收割后,在谷场或地里暴晒几日,铺油毡布揉出菜籽,送至油坊榨油,称为菜油,菜油有一种独特的“青气味”。菜油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会因氧化变质产生油耗味,因此一般油坊可以存油,待家中食用完毕可根据存量支取新鲜菜油。

图丨塔山油坊 王群摄
茅山地区有多个名为“油榨头”“油坊”之类的村庄或地名,传说因油坊榨油而得名。茅山东北部现为西旸村委会的油榨头自然村,因康有为晚年在此开办“述农公司”而著名。

图丨西旸油榨头村 王群摄
茅山人家庭院喜植石榴、枇杷树,此时,石榴红花妖艳,枇杷已黄可以食用。茅山东南部上阮、山蓬一带,因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水果品质较好,是重要的水果种植基地,水果渐次成熟,以枇杷打头逐步进入夏日采摘季,枇杷又以青龙洞为主要产区。

图丨茅山上阮青龙洞枇杷园采摘拍摄 王群摄
立夏尝鲜,到了小满,夏季蔬菜长势喜人,尤其以苋菜为代表。茅山人家多种植红苋菜,烧煮后汤汁呈红色。它最大的特点是钙、铁的含量居鲜蔬菜之冠。

图丨菜园里的苋菜(仙姑村) 王群摄
因小满临近端午,端午当食用咸鸭蛋,而咸鸭蛋的腌制至少要二十日,茅山人家会早早就挖茅山黄泥腌制咸鸭蛋。黄泥法腌制的咸鸭蛋出油率高,是茅山人家的传统食物制作技艺。

图丨黄泥法腌制的咸鸭蛋 王群摄
咸鸭蛋腌制成后,取咸鸭蛋黄、蒜瓣炒红苋菜,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独特茅山味道。此外苋菜豆瓣(蚕豆瓣)汤,还有近来传入的上汤苋菜等都是茅山地区的应季菜肴。

图丨红苋菜汤 王群摄
小满,寄予着收获在即的期盼。节气中,有小则有大,如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唯有小满,无大满。古语“满招损,谦受益。”人生当虚怀若谷、一谦自益,小满,足矣。
相关茅山民俗散文欣赏 1.《咸鸭蛋》 2.《大麦粥》 3.《大麦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