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77|回复: 0

[专题特刊] 失眠?有没有可能是“错觉”!也有可能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9 14: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总认为自己患有失眠,而且白天确实感觉没精神,但别人却认为你睡眠很正常,如果属于这种情况,你可能是患上了主观性失眠。


微信图片_20230829141726.jpg
主观性失眠,又称“睡眠状态感知不良”,是指患者虽然主诉失眠或白天过度思睡,但并无睡眠紊乱的客观证据。主观性失眠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较为多见。大多数患者由于把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精神活动错误地判断为是清醒时出现的感觉而发病,少数患者则因不能准确估计睡眠时间而认为自己睡眠不足。在众多因“失眠”而就诊的人中,有些人是真的患有失眠;而另一些人则属于睡眠正常范围变动或“假失眠”,该类患者常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并发焦虑或抑郁,或因不适当地使用**而出现药物依赖。

那么,哪些失眠是“假失眠”呢?
微信图片_20230829141726_1.jpg
一是把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当作是失眠。要知道,睡眠时间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的。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青少年需要8~9小时,成人需要7~8小时,而老年人6~7小时就足够了。而且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差异也很大,有人把一昼夜的一半时间用于睡觉,也有人每昼夜只睡3~4小时就足够了。衡量睡眠时间是否正常要以本人平时的睡眠习惯作为衡量标准。比如,一个平常每晚睡9小时的人,如果只睡了6小时,就会产生失眠的感觉;反之,一个平常习惯每晚只睡5小时的人,只要他本人感到自己睡够了,疲劳恢复了,那就是正常的睡眠。绝不能因为少于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而称为失眠。
微信图片_20230829141726_2.jpg
二是把正常范围内的睡眠变动当作失眠。比如,老年人与年轻时相比,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深度变浅,夜间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早晨也醒得较早,这是正常的。又如,由外界环境因素和精神刺激引起的暂时失眠是人体的正常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就可恢复正常。此外,睡眠环境极差,如蚊虫叮咬、光线过强、噪声过大等,均可干扰睡眠。有上述情况者,最主要的是要消除思想顾虑,积极排除和减弱这些干扰因素。如果这些干扰因素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或处理不当,令人对失眠产生恐惧心理,以致形成恶性循环,则有可能发展为失眠。
微信图片_20230829141726_3.jpg
三是自我感觉上的错误。有些人主诉自己睡眠不好,但实际上睡眠很好。当他睡着后,有人把他搬到另一张床上,或在他脸上画了“眼镜”,他都不知道,这时把他推醒,他却坚持说自己“根本没睡着”,若是问他眼睛周围的圈圈从何而来,他无言以对,但仍坚持说未睡觉。对于“假失眠”患者,主要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睡眠正常,症状就会随之消失,不必使用**。
微信图片_20230829141726_4.jpg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你可以睡得更好——睡觉是个技术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