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67|回复: 2

[专题特刊] 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家底”丰厚,金坛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收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5 2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2018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唐陵村在污水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常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位于唐陵村,现场共发现砖室墓三座,墓葬呈品字形排列,自西南往东北方向分别编号为M1~M3。其中M1、M3保存较差,考古队在现场对其进行了发掘清理。M2墓葬结构保存完整,棺体保存完好,外髹朱漆,漆面光亮如新,十分罕见。为保存珍贵文物,保护漆棺,考古人员将M2漆棺整体打包,起吊回常州博物馆进行室内清理与保护。并邀请南京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多位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实验室考古团队,共同参与M2的开棺及出土文物保护。

▲M2漆棺出土时状况


墓 葬 形 制

唐陵村发现的三座墓葬形制相似,均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向为东南向,但各墓距地表深浅不一,现以保存最为完整的M2为例,予以简要介绍。M2墓口呈长方形,长3.0米、宽1.5米,墓向115°,墓顶距地表1.58米,砖室长2.6米、宽0.9米。墓顶为折拱券顶,由五组斜面砖对缝相砌呈四道拱脊,墓顶与墓壁间铺一层小砖,墓壁用大砖错缝叠砌,墓底大砖平铺。墓室前后两端墓壁顶部,用砖砌出五花山墙形制。墓内有木棺一具,棺身长2.2米、宽0.7米、高1.1米,棺身外髹朱漆。棺上横向覆盖16块厚木板,木棺四周填充大量青膏泥。木棺与砖壁之间插入四个柱状木楔,以固定棺木。前端墓壁中央有一个砖拼壸门形壁龛,壁龛宽15厘米、高38厘米。

▲M2砖室结构


M2的实验室考古工作

M2漆棺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充分采用了现代科技考古的手段,开棺前对漆棺进行X光探伤扫描和内窥镜探测,确定棺木结构和棺内文物埋藏情况;在漆棺的排液、起吊、分离、清理、保护的全过程中,分配专人负责记录、测绘、采样、摄影摄像;对出土文物第一时间完成科技保护,整个考古现场有条不紊,分工明确,自始至终体现了考古文物工作者严谨、科学、负责的工作态度。

在清理棺内文物的同时,科技保护人员也展开了对漆棺的保护工作,除采用药物注射对漆棺表面漆层进行加固外,还采用内部充填、外部贴纸、石膏包裹保护的办法,对漆棺进行全面封护处理。目前漆棺已处于自然脱水阶段,待脱水完成后将继续下一步的保护修复工作。


随 葬 器 物

唐陵村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49件,其中瓷器4件、金银器15件、木梳5柄、竹篦2柄、铅锡明器9件,其他各类竹木器9件、铜钱5枚。M1、M2各出土龙泉窑梅花纹青瓷盏一对,盏内底饰梅花纹,釉色莹润。金银器出土于M2、M3,均为首饰,为银质或银质贴金,包括挖耳簪、桥梁式花头簪、拨式簪、六棱镂空花筒簪等,其中6件首饰上有錾刻文字,文字内容相同,均为“明慶寺東徐壹郎”。M2出土两柄木梳外包银背,出土竹篦篦梁上有墨书“裴家造”字样。铅锡明器均出土于M1壁龛,器形包括盆、桶和匙箸瓶等。竹木器包括木筷、木锥等,M2壁龛内出土了木片8件,应为某种木制家具的构件。M2木棺棺口四角位置各镶嵌半枚铜钱,钱文漫漶不清,M3木棺内发现“至大通宝”铜钱1枚。

▲M1出土龙泉窑青瓷碗

▲M3出土贴金拨式簪


初 步 认 识

针对唐陵村墓葬出土的三具人骨,南京博物院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显示:M1墓主为男性,死亡年龄在35~39岁之间;M2墓主为女性,死亡年龄在51~60岁之间;M3墓主为女性,死亡年龄在27~28岁左右。

唐陵村墓葬出土金银首饰发现有“明慶寺東徐壹郎”錾刻文字根据文献资料查证,“明慶寺”是指当时临安(今杭州)城内的名刹明庆寺的可能性最大。“裴家造”墨书竹篦,是常州地区经考古发现的第一例带有墨书文字的古代竹篦。上述出土文物所题铭文,是宋元时期比较常见的商品标识书写格式,既反映了当时“物勒工名”的商品质量管理方式,也体现了商铺注重自身品牌宣传的特点。

▲M3出土贴金梅花纹簪

唐陵村墓葬除M3出有元代“至大通宝”铜钱外,未出土其他纪年文物。M1、M2随葬龙泉窑梅花纹青瓷盏与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梅花纹青瓷盏高度相似,其造型特征符合元代龙泉窑瓷器特点。因此,根据考古学断代原则,唐陵村墓葬的年代应为元代。


学 术 意 义

唐陵村元代墓葬的发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第一,江南地区出土元代墓葬数量极少,本次常州地区集中发掘三座元代墓葬实属难得,特别是一批特点鲜明的文物为研究这一时期经济、文化、手工业方面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材料。

第二,M2出土漆棺体量庞大,造型规整,外髹朱漆色泽鲜艳,光亮如新,体现元代“元漆尚红”的时代风貌,历经700余年仍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工艺价值,为研究这一时期漆木器工艺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第三,常州素有“梳篦之乡”的美誉,梳篦在常州有着悠久的制作、加工、使用的历史,此次唐陵村元代墓葬中出土木梳5柄、竹篦2柄,再次展示了常州梳篦的源远流长。特别是M2出土的“裴家造”款竹篦,是常州地区经考古发现的第一例带有墨书文字的古代竹篦,对研究常州地区梳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M2 出土竹篦篦梁墨书“裴家造”




金坛指前唐陵村元墓出土文物49件(套) ,包括瓷器、金银器、竹木器和锡器,
包括常州地区首次出土带有墨书文字的古代竹篦,
为研究这一时期经济、文化、手工业水平提供了重要佐证,
是研究元代江南地区葬俗与历史重要资料




2.金坛南宋虞**娘子墓:距今约 800 年,

千年棺木上绘有宋代 " 宇宙星象 " 观念

金坛南宋虞**娘子墓抢救性发掘是常州市考古工作者继 2019 年金坛唐陵村元墓发掘后,又一次成功开展的实验室考古工作。

△虞**娘子墓漆棺四面绘有生动飘逸的四象图案

此次考古出土一具保存完好的漆棺,漆棺四面绘有生动飘逸的四象图案

白虎、青龙、玄武、朱雀,棺内盖板绘有复杂的天象图和宗教符号,形制非常独特。

△虞**娘子墓出土的棺盖板绘有复杂的天象图和宗教符号

棺内出土的木买地券明确记载了墓主的身份、下葬时间等重要信息。

此外棺内还出土了木桌、木椅、成组锡明器、金银首饰等数十件文物

△虞**娘子墓出土的木买地券

专家表示,南宋虞**娘子墓是常州市近年来发现的墓葬形制最为独特,

且有明确纪年和墓主信息的宋代墓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金坛南宋虞氏**娘子墓出土绘有生动飘逸四象图案的漆棺,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室考古尝试,

其实验考古获江苏省2020年度考古与遗产保护奖”。




9月26日
  常州博物馆年度大展
  “三星眩耀——金坛三星村遗址特展”
  将于常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开展
  精品文物提前亮相剧透

金坛三星村遗址现存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苏南地区保存好、面积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今年4月,金坛区启动三星村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已布探方550平方米,对于完善长江下游特别是太湖西侧考古学谱系、以及文明探源研究具有关键节点的意义墓中出土人骨保存完好,为长江下游地区同时代遗址中所罕见。发掘获得陶、石、玉、骨角牙蚌等各类遗物4000余件,其中骨角牙蚌器数量众多且制作精良,有重要价值。刻印云雷纹的彩陶豆是目前所见云雷纹最早的实证。
此次发掘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和文明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区域和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体质人类学研究上的空白。推进及三星堆—三星村文物联展把考古发掘、文物研究、成果固化放在首位,坚持一切服从保护的第一性,探索形成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三位一体”的遗址保护模式,掌握好“保护”与“文旅”的尺度,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传播,让文物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润物无声、代代相传;同步策划好三星堆—三星村文物联展活动,讲好文物故事,促进文明成果共享共融共通,让文物考古成果走向大众
  云雷纹陶豆
  该件豆上的纹饰
  国内目前所见云雷纹
  最早的例证
  300余件来自常州博物馆、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的文物精品为三星村遗址出土文物首次最为全面和集中的展示,
涵盖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52件。展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日。
  刻纹骨版
  该文物为国内首见
<iframe name="sinaadtk_sandbox_id_10" width="300" height="250" id="sinaadtk_sandbox_id_10" src="javascript:''"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vspace="0" hspace="0" style="float: left;" allowtransparency="true" sandbox="allow-popups allow-same-origin allow-scripts allow-top-navigation-by-user-activation allow-popups-to-escape-sandbox" adtypeturning="false">
  石钺
  国内目前所见
  最早最完整最明确的礼器


     
发表于 2023-9-6 13:3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发表于 2023-9-6 22:2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三星村遗址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
金坛区朱林镇西岗三星村
距今约6500-5500年
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至
崧泽文化早期遗址
1998年 三星村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23年4月15日 三星村遗址再次启动考古发掘工作

1993年至1998年期间
考古工作人员共对该遗址进行6次考古发掘
清理墓葬1001座
发掘出了1200余具保存较好的人类遗骸
陶器 玉器 石器 骨器精品迭出
从三星村遗址已出土的数千件文物中
可以窥见6500多年前先人的精湛手工技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苏先民创造的璀璨文明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