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33|回复: 1

[专题特刊] 睡觉时手机千万别放床头,不是因为辐射致癌,而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6 08: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睡觉时,手机不能放枕头边,有辐射!”


“听说隔壁老王睡觉时,经常把手机放枕头底下,结果脑子里长了个瘤子!”


“打手机不但致癌,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呢!”


听到这些话,典哥看着放在床边的手机,陷入了沉思。


(想了解玩手机真正危害的,可下滑至第4部分先睹为快)


我们让科学研究来说话。


2011年


西班牙巴塞罗那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1]:


“常规”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脑肿瘤的患病风险。但在用手机最多的20%人群中,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1.91倍,脑膜瘤的风险增加2.01倍。


(知道你想问什么,但这篇论文没有定义,每天用多长时间手机算“常规”,多久算“非常规”,只给出了一个累计能量的概念)


2015年


瑞典癌症专家莱纳特·哈德尔研究发现[2]:


与手机使用时间最短的人相比,在手机上花费最多时间的人,患胶质瘤的几率是前者的2倍。(这里的最短为1年,最长为超过15–20年)


另外,连续使用手机超过25年的人,患胶质瘤的风险,是使用手机不到1年者的3倍。


在20岁前就开始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瘤的风险也会增加。


看到这里,你肯定在想:看来玩手机会患脑癌!!!


淡定一些!总结下现有的这些研究,只是提示:常规使用手机并不是脑瘤的危险因素,但长时间使用手机(比如>20年)可能(仅仅是可能)增加脑瘤的风险。


你肯定在想:这不就是说玩手机会患脑癌!!


还是劝你淡定一些!!


目前的研究证据等级有限,不能确定手机辐射和患癌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只能说,手机辐射是“可疑的致癌因素”,大家不必过分紧张。


这个结论不是我们说的,世界卫生组织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CR),将包括手机辐射在内的“射频电磁波”,定义为2B类致癌物[3]。


2B类致癌物,就是“对人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同处这个等级的,还有大家常见的咸菜、汽油、沥青、银杏叶提取物等[3]。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认为,手机辐射和包括癌症在内的健康问题都没关系[4]。


虽然不会致癌,那经常用手机打电话会不会**大脑,甚至痴呆呢?


先说结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手机辐射会导致痴呆。


研究发现,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一种)的小鼠,长期(7个月)暴露于高频电磁场(相当于手机辐射),反而有助减少大脑中一种“坏蛋白”的沉积,可能有潜在的抗痴呆作用[5-7]。


但这是一项动物实验,离用于人体差得还远。目前的临床研究也没有“手机辐射会导致痴呆”这一说法[8-9]。


因为日本的核辐射,很多人谈“辐”色变,这其实是个误区。


简单说,辐射就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主要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手机、电脑属于非电离辐射,它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部分紫外线等。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只是把能量转化为温度提升,令人发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基本忽略不计[10]。


核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也就是对人体有害的那类辐射,能破坏人体组织或DNA,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


X光、CT发出的也是电离辐射,但每年一次体检或偶尔生病拍片,受到的辐射量微乎其微,不必担心。但千万别怀疑自己有病,天天缠着医生给你拍片检查哦!


简单来说,手机发出的辐射,并不是有害的电离辐射,这下放心了吧?


既然辐射没有非常明确的致癌风险,也不会让人变傻,是不是就可以随意玩手机了?


当然不是啊!


就算手机能放过你的大脑,也不可能放过你的其他身体部位。


1. **手指。如果你长时间单手玩手机,你的小拇指可能会变成这样。
微信图片_20231216082505.jpg
(来源:自己拍的)


经常用小指抵住手机下部,时间久了,就可能造成关节变形和骨质损伤。


2. 你的颈椎受不了。低头的角度每增加1度,颈部肌肉和关节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加一点。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乌龟脖”。
微信图片_20231216082508.gif
(来源:自己做的)


更可怕的是下面这个“窝脖”姿势,躺在沙发上,没有抱枕,脖子悬空,脑袋和上半身几乎是90度。这样很容易导致颈部关节失稳,进而导致头晕、头疼等。


微信图片_20231216082510.jpg
(来源:自己拍的)


3. 长时间玩手机还会让你变丑。比如——


微信图片_20231216082513.jpg 微信图片_20231216082515.jpg
(来源:自己拍的)


好好的小哥哥,双下巴和罗锅都出来了。


再不改,就变这样了哦~


4. 走路看手机容易撞到别人。


5.晚上关了灯玩手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失眠。第二天还会觉得很累,就跟没睡似的,记性和心情也不会太好[11,12]。


中国科学家施一公在2021年8月发布的论文也发现[13],暴露在4G、蓝牙、Wi-Fi水平的辐射下,小鼠的睡眠质量下降。


虽然我们总说,动物实验不能直接推导到人,但人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如咖啡、酒精、吸烟、药物等)的干扰,因此,这项小鼠实验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6.蹲坑时一直刷手机,带薪拉屎半小时,你可能很快就会被痔疮折磨。


总而言之,玩手机要适度。


注意活动活动脖子。


或者用一个轻松的姿势。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我们不能成为它的奴隶,就算手机对面的那个人再重要,也不能24小时绑架我们!


那么现在你知道了,睡觉时手机离你多远才安全了吧?


当然是一只胳膊的距离啦~


倒不是因为辐射小了,而是你够不着了,就不会因为玩手机耽误睡觉了。


参考文献


[1]Risk of brain tumours in relation to estimated RF dose from mobile phones: results from five Interphone countries[J]. 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1, 68(9):631-640.


[2]Hardell L , Carlberg M . Mobile phone and cordless phone use and the risk for glioma - Analysis of pooled case-control studies in Sweden, 1997-2003 and 2007-2009.[J]. Pathophysiology, 2015, 22(1):1-13.


[3]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agents-classified-by-the-iarc/.


[4]https://www.fda.gov/radiation-emitting-products/cell-phones/do-cell-phones-pose-health-hazard.


[5]Wyde M , Cesta M , Blystone C , et al. Report of Partial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Carcinogenesis Studies of Cell Phone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in Hsd: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hole Body Exposure). 2016.


[6]Arendash,G.W., et 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protects against and reverses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J Alzheimers Dis, 2010.19(1): p. 191-210.


[7]Arendash,G.W., et al., Electromagnetic treatment to old Alzheimer's mice reversesbeta-amyloid deposition, modifies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provides selectedcognitive benefit. PLoS One, 2012. 7(4): p. e35751.


[8]Ng,T.P., et al., Long-term digital mobile phone use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elderly. Bioelectromagnetics, 2012. 33(2): p. 176-85.


[9]Zubko,O., et al.,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mitted by GSM phones on workingmemory: a meta-analysis.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7. 32(2): p. 125-135.


[10]舒慧,陆政,蔡爽,俞晓湖,陆艺.非电离辐射10MHz至300GHz对人体的危害[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103-104.


[11]Tähkämö L, Partonen T, Pesonen AK. Systematic review of light exposure impact on human circadian rhythm. Chronobiol Int. 2019 Feb;36(2):151-170. doi: 10.1080/07420528.2018.1527773. Epub 2018 Oct 12. PMID: 30311830.


[12]Riemann D, Krone LB, Wulff K, Nissen C. Sleep,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20 Jan;45(1):74-89. doi: 10.1038/s41386-019-0411-y. Epub 2019 May 9. PMID: 31071719; PMCID: PMC6879516.


[13]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wireless signal range increases wakefulness in mice.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31/e2105838118.






来源:腾讯医典

     
发表于 2023-12-16 16:4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尽量少玩手机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