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7|回复: 0

[专题特刊] 先让自己舒服,才是高情商的关键!很多人搞错了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1 10: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真正高情商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会说话、能来事、朋友多、够圆滑”在人际交往的纷繁世界中,我们常常把这些人视作高情商的典范。他们的存在似乎总能给周围带来一股舒适的气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其吸引,愿意进一步深交。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表象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情感并非总是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外在的圆滑和机智来评判一个人的情商高低。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情商呢?

微信图片_20240421100025.jpg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别把“讨好型”人格

误认为高情商


社会上常有一种误解,认为高情商就是让他人身心舒畅。然而,这种理解并不全面。那些让人相处舒适的人,并不一定就是高情商,他们可能只是出于讨好型人格,过于在意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真实和立场。

“情商”这一词汇,在日常交流中常被提及,它实际上是对心理学领域中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一概念的通俗表达。情绪智力,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处理情绪信息、理解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促进思维和行为的能力。它涵盖了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社交意识以及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

讨好型人格,则是一种过度迎合他人、忽视自我需求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被拒绝或不被喜欢,因此会过度迎合他人,以换取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1

看似异曲同工


在表面上,“高情商”与“讨好型”在人际交往中确实展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

关注他人感受:无论是高情绪智力者还是讨好型人格,他们都会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求,试图营造和谐的气氛。


寻求和谐关系:两者都倾向于避免冲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2

实际大相径庭


然而,深入剖析后,我们会发现两者在动机、认知和行为后果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动机与目的:高情绪智力者的动机是基于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他们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来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而讨好型人格的行为则更多地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们过度迎合他人是为了换取短暂的认可和安全感。



认知与需求:高情绪智力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情感界限,他们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也能够维护自己的情感和利益。相反,讨好型人格往往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他们过于关注他人的期望,以至于常常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迎合他人。



表现与后果:高情绪智力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得更为自然和真诚,他们能够根据情境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讨好型人格的行为则显得过于僵硬和刻板,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度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内心的疲惫和不满。



由此可见,高情绪智力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它基于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关注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而讨好型人格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交往方式,它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容易导致自我迷失和内心疲惫。

那些表面“高情商”

实则“讨好型”的行为


许多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赢得他人的好感或欢笑,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行为并不利于个人建立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它们往往建立在牺牲自我或迎合他人的基础上,缺乏真实的自我表达和尊重:

1

习惯扮演小丑角色


为了逗乐他人,时常在社交场合中扮演小丑的角色,不惜用自嘲或搞笑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用夸张的表情和幽默的言辞引发一阵欢笑。但在这背后,隐藏了真实的自我,牺牲了个人的尊严和感受,辛酸和委屈却鲜为人知。

2

过分迎合他人兴趣


在与朋友、同事聊天时,常常过分迎合他人的兴趣。无论对方谈及何种话题,总是顺着聊、接话茬,即使自己对这些话题毫无兴趣。总是牺牲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只为维持对话的顺利进行,希望以此赢得朋友的欢心和认可。然而,这样的迎合往往会让人感到疲惫,也失去了与朋友深入交流的机会。

3

过分恭维取悦他人


在同事的项目展示会上,总是不吝赞美之词,过分恭维他人的作品。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实施细节,你都夸张地称赞,仿佛每一个部分都堪称完美。

然而,你心知肚明,其中有些部分其实并不出色,甚至存在明显的瑕疵。但你仍然选择这样做,只为了博取同事的欢心,希望借此在团队中树立一个友善的形象。

“高情商”的真正内涵是

边界和谐与平衡


“情绪智力”这一概念的提出者 Mayer 和 Salovey 指出,情绪智力是一种处理有关个人和他人情感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情绪智力既关乎自我,也涉及他人,既是对自我情绪的深入洞察,也是对他人情感的敏锐感知。

这种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递进、全方位提升的过程,它涵盖了对情感的认知、理解、运用以及管理等多个层面。

因此,真正具备高情绪智力的人,并非只是擅长察觉、共情并安抚他人的情绪,他们同样能够深刻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并有效地表达自我。

他们不会通过牺牲自我、压抑真实感受或委屈自己,来换取他人的愉悦与满足。相反,他们会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情绪智力,在人际交往中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氛围:

① 有效沟通:高情绪智力的展现,首先体现在有效沟通上。他们擅长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情感,能够准确捕捉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绪。这种沟通方式有效避免了误解和冲突,让双方在交流中都能得到满足。

② 情感共鸣:情感共鸣也是高情绪智力者的显著特点。他们具有出色的共情能力,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共鸣使他们能够给予他人更加贴心和有效的支持。

③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同样是高情绪智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轻易被负面情绪所左右。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他们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来化解冲突和紧张。

微信图片_20240421100028.jpg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在追求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高情绪智力者也注重维护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边界。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界限,既不会过度投入也不会过于疏离。

这种对边界的把握,既保护了自己的情感空间,又尊重了他人的感受,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平衡与满足。因此,高情绪智力者会在以下方面努力:

① 自我认知:高情绪智力者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有清晰的认识,他们不会因为过度迎合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来做出决策,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② 自我成长:他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通过阅读、培训和反思等方式,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沟通技巧、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策略,以更好地应对各种人际挑战。

③ 自我关爱:高情绪智力者懂得关爱自己,他们会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情绪调节和有效的压力管理来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这种自我关爱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使他们更加有能力去关爱他人。

通过设定明确的情感边界,我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通过实现情绪的平衡调节,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稳定并有效应对各种社交挑战。因此,提升情绪智力不仅意味着学会管理情绪,更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共赢。

微信图片_20240421100031.jpg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总而言之,高情绪智力不是简单地迎合他人,而是要在理解他人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它要求我们在处理情感和信息时,既要敏锐地察觉他人的需求,又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既要善于表达自我,又要尊重他人的感受。

其实,高情绪智力并不局限在“说什么”和“怎么说”上,更多的是要看“做什么”和“怎么做”。

外向爱社交的人,不一定就情绪智力高,内向喜独处的人,不一定就情绪智力低;幽默风趣的人虽然能以风趣的方式调节气氛,但情绪智力并非仅仅体现在这一点上,因此他们的情绪智力并不一定就出类拔萃。而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可能更擅长在内心进行深度的情绪反思和处理,他们的情绪智力很可能是深藏不露。情绪智力的高低,更多体现的,是自我、关系、生活的平衡与整合。


来源:科普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