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3|回复: 1

[众观天下] 什么?被年轻人炒到上千!爆火的“捏捏”到底是什么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3 0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日


#年轻人为啥愿意花几千买一个捏捏#


#有卖家因制作捏捏致身体不适闭店#


话题登上热搜


这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


在年轻人中爆火


微信图片_20240523091127.jpg




排单两个月、售价上千元


解压神器“捏捏”有点火






吐司、饭团、布丁……这些颜色鲜丽,看起来十分好吃的“食物”正是“捏捏”。






它们多是用硅胶类材质制作,有着糯叽叽的手感,可塑性更强,且外形酷似各类美食,又好看又解压,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






微信图片_20240523091131.png


网友购入的“捏捏”(图自社交平台截图)






杭州的小唐今年3月入坑“捏圈”。“第一次看到就心动了,一口气买了10款,有饭团、布丁、蛋糕等,收到之后上手捏过就更欲罢不能了,那种弹性和舒适感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






此外,社交平台上还涌现出不少人气手工博主,他们自己手工制作“捏捏”进行售卖,售价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不少已售出数千件。






微信图片_20240523091135.png


网友分享DIY“捏捏”的方法和所需材料(图自社交平台截图)






由于这些“捏捏”都是手工制作,无法做到量产,因而制作周期较长,有些爆款甚至供不应求。“每个ID限购一个,上新当天就卖完了,一般要排单两个月以上。”一名店主说。






而在二手平台上,一些爆款“捏捏”甚至被炒出上百元甚至数千元的售价,而愿意买单的也大有人在。但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也发现,有不少网友吐槽部分“捏捏”的价格过高,不合理。






微信图片_20240523091141.png
某款“捏捏”在二手平台上拍出上千元的价格(图自社交平台截图)






有卖家制作“捏捏”身体不适闭店


网友也开始担心安全问题






然而,在“捏捏”的风潮之下,不少网友也开始担忧它的安全性。






“买了一堆‘捏捏’,香精味道很大,拿**仪器简单测了一下,直接超标,这两天不仅疯狂长痘,还得了结膜炎,不知道是不是和‘捏捏’有关。”一名博主说道。










评论区也引发了不少网友讨论,有人称,“做‘捏捏’的过程超过三小时就很不舒服”,也有人表示,一些“捏捏”外面的PVC包装袋可能有质量问题,“我基本上捏半个小时就会头痛”。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捏捏”卖家因制作“捏捏”导致身体不适而选择闭店。






微信图片_20240523091148.jpg


多位“捏捏”博主和玩家发出警示






记者咨询了一名卖家,“店里的‘捏捏’都是食品级硅胶做的,但是不可食用,建议放在袋子里玩。”






专家: “捏捏”容易滋生细菌


长时间用解压玩具可能有心理依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知名消费者行为学专家王丽丽表示,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该类产品**超标、TVOC含量超标等讨论,因为该类产品的销售渠道非常多,国内鲜有非常有名的生产厂家入局,因此相关的监管可能要进一步加强。






还有专家指出“捏捏”容易滋生细菌。多数解压玩具都是和手直接接触,容易粘上灰尘和杂物,又在手里捏来捏去,容易滋生细菌,长期接触还容易引发疾病。






此外,在心理方面,有医生表示长时间使用解压玩具可能带来心理依赖。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红莲说,仅仅通过一些解压玩具来缓解压力,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时间长了可能还会有心理依赖。实际上对注意力的集中,反而还会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来源:央广网综合人民网科普、广州日报、新闻晨报等

     
发表于 2024-5-23 15:4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无锡
只能用经典6字形容。没文化,真可怕……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