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4|回复: 0

[专题特刊] “FAST”识别脑卒中,“救”在一刻!预防关键看这10个方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7 09: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什么是脑卒中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田地,那么脑血管就相当于田地里的灌溉渠道,也就是水管,用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破裂、堵塞,也就是脑卒中。脑卒中往往突然发生,一旦发生,可能会对脑部造成极大**,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夺去患者的生命。脑卒中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受环境、饮食等因素影响,脑卒中目前已呈年轻化趋势。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损伤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而脑梗死的发病率高于脑出血。










脑出血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80%以上由高血压性脑内细小动脉病变引起。简单来说,脑出血就是脑血管“爆”开了。






特别提醒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丘脑是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口角歪斜、肢体偏瘫等症状。






脑梗死   指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脑组织坏死。简单来说,脑梗死就是脑血管被堵住了。






特别提醒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损害程度因受损血管所在部位和血管供应组织面积大小而异。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可以说,一旦得了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很不理想,很多人原本平静的生活会被彻底打乱。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脑卒中


脑卒中是急症,患者越早得到治疗,后期恢复就越好。因此,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能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可以参考“FAST”原则进行识别。






脑卒中的FAST原则


F:Face(面部)


患者是否出现一侧面部下坠、口角歪斜?


患者能否做出对称的微笑表情?


A:Arms(手臂)


患者是否出现一侧肢体软弱无力?


患者的两只手臂是否都能抬起?


S:Speech(言语)


患者是否出现言语不清?


T:Time(时间)


如果家属或周围人察觉到患者表现为上述任何一种症状,那么就意味着患者可能已经发生了脑卒中,需要抓紧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就近有资质进行脑卒中抢救的医院进行治疗。







如何识别脑梗死和脑出血


脑梗死在临床上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它是指向脑组织供血的动脉(如颈动脉或椎动脉)出现过度狭窄或堵塞,导致部分脑组织供血不足,使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继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表现。在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的病发率最高,占全部脑卒中的60%~70%。






脑出血在临床上被称为出血性脑卒中,它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脑出血的发病率并不高,只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20% ~ 30%,但死亡率却相当高,急性期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40%。






特别提醒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脑梗死属于缺血性疾病,而脑出血则属于出血性疾病。












起病状态不同   脑梗死患者多数是在休息、安静,甚至睡眠时发病,但发病前一段时间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脑出血患者通常在白天活动时发病,且多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有情绪激动、饮酒、过度疲劳等情况,通常在患者活动时发病,发病前血压明显增高,多数患者伴有头痛、头晕、呕吐症状。






症状表现不同   脑梗死的发展比较复杂,部分患者会突发大面积梗死,部分患者的症状呈多发性,逐渐加重;初期通常表现为肢体麻木、偏瘫、失语、步态不稳,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昏迷。相比于脑梗死的复杂症状,脑出血发病急且进展迅速,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这时患者常会突然跌倒,或手持的物品突然落地;还会表现为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不清或失语、剧烈头痛、呕吐、偏瘫、意识模糊,此时测量血压明显升高,症状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还易引起脑疝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CT表现不同   上述临床表现的区别只能提供间接推测依据,尽早为患者进行CT检查才是鉴别两者最根本的手段。脑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影,而脑梗死CT表现为低密度影,两者截然不同。






治疗方法不同   对于脑梗死,一般会对患者脑部产生的血栓进行溶解,同时给予抗凝治疗。对于脑出血,则需要及时对脑部出血点进行止血,同时降低颅内压,以防止脑部动脉血管再次破裂,出现脑部大出血的情况。









如何预防脑卒中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体力活动减少等成为促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往往平时无明显不适,因此对脑卒中的危害常估计不足,对预防不够重视。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高血压


#监测血压:3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至少测量1次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处于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应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






#治疗方式: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个月后如果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抗高血压药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改变既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






#降压目标: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伴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65~7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若能耐受,还应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8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50/90mmHg。






糖尿病


#检测血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或进行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改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首先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0%。






#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40/90mmHg时应开始使用抗高血压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心脏病


建议成年人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疑有心脏病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制订个体化的脑卒中或其他系统性栓塞的预防方案。










#检测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每3~6个月)检测血脂。






#药物干预:推荐将他汀类药物作为首选,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作为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首要干预靶点。可以根据ASCVD风险设定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






★低危者:LDL - C推荐目标值<3.4mmol/L。


★中高危者:LDL - C推荐目标值<2.6mmol/L。


★极高危者:LDL - C推荐目标值<1.8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


★超高危者:LDL - C推荐目标值<1.4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






对于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或他汀类药物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非他汀类药物,但其降低脑卒中风险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和/或阿司匹林,并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应接受合理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定期进行超声筛查和随访,评估狭窄的进展和脑卒中风险。






阿司匹林如何预防脑卒中


# 对于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风险(10年风险>10%)且出血风险低的人群,可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进行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使用阿司匹林时,应充分评估其出血风险,权衡利弊,进行个体化选择。


#不推荐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低风险(10年风险<10%)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脑卒中发作。


#不推荐7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脑卒中发作。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膳食种类应多样化,且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适当增加全谷物、豆类、薯类、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建议降低钠的摄入量、增加钾的摄入量,这样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推荐每天盐的摄入量≤6g。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每日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








缺乏运动


大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降低脑卒中风险。建议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最大运动负荷试验,由专业人员据此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周进行3~4次、每次至少40分钟的中等及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就进行一次短时(2~3分钟)运动。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等方式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努力将体重降至合理范围,这样可以使血压下降,降低脑卒中风险。








饮酒


建议饮酒者应尽可能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或戒酒。男性每日摄入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2.5g。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以预防脑卒中,因此不提倡不饮酒者用少量饮酒的方式预防脑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明确危险因素。建议普通人群(妊娠、哺乳期女性除外)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海产品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食品合理增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这样做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或糖尿病史的患者,可以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酌情加用叶酸,这可能会减少首次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脑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疗的疾病,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各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就能切实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脑卒中的紧急救治


一旦患者疑似发生脑卒中,施救者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首先要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接着需要提供详细的地址信息,包括街道、小区、楼号和门牌号,如果是在室外,最好要告诉接线员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如地铁站或商场,建议向接线员提供最短、最快捷的通往患者所在地的路线,以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在急救车到达现场之前,接线员可通过电话指导报警人进行简单急救。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施救者应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还可为患者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通过呼唤患者以判断其意识是否清醒,为患者测量血压。切记此时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患者平躺;对于呕吐或昏迷的患者,应保持侧卧位,以防窒息,不要垫高患者的头部。






★及时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呕吐物、分泌物、义齿等异物。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施救者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照顾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施救者本人也应保持镇静。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患者吸氧。但在医生明确诊断前,施救者不要擅自给患者服用药物。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疑似脑卒中的患者送到距离最近、具备卒中救治资质的卒中中心,这些卒中中心能为患者进行急诊CT及CTA / CTP检查,并且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大动脉闭塞,特别是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且存在溶栓禁忌证,应直接将其转移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或国家(高级)示范卒中中心。在患者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等,并持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来源:人卫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