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7|回复: 0

[专题特刊] 没日没夜打游戏是贪玩吗?其实有极大可能是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0 09: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很多小伙伴都喜欢打游戏。但有一个群体,他们会过度沉迷游戏,没日没夜,可以不吃、不喝、不睡,不去上学或工作,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当家人试图干涉时,会爆发激烈的冲突。
这类人群可能存在游戏障碍,这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常见的游戏障碍人群以男性、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多见,也是经常让父母头疼的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属于精神卫生领域“由于成瘾行为造成的疾病”。
游戏障碍的当事人,失去了对游戏的自控能力,整日沉溺游戏,甚至成为每日唯一的活动,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已让步于游戏;如果脱离游戏,则会感到焦虑、烦躁不安等。
有人问,那些电竞玩家也花大量时间在打游戏上,甚至以它为职业,他们也有心理问题吗?
不能将职业游戏玩家或以电竞为职业者纳入游戏障碍的范围,他们对游戏时间与自身精力的把控优于游戏障碍者,无不良的健康和行为问题,社会功能也没有损伤,“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放下游戏”。
微信图片_20241220091927.jpg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游戏障碍呢?
对于游戏障碍,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家长就应建立规则感。约定游戏的时间,在到达约定时间前10分钟就进行提醒,避免直接收手机引发冲突。如果孩子能按时主动上交,则鼓励表扬,正性强化该行为。
其实,存在游戏障碍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感较大,但在游戏中能获得胜利、获得满足感。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使其从中获得乐趣,逐渐替代掉游戏。如果家长仍感到孩子管理困难,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协助,心理治疗对游戏障碍者有一定效果。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快乐的健康密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