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9|回复: 0

[众观天下] 薯类,饮食界的低调“扛把子”,“薯”于你的养生妙方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3 1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薯类包括茄科的马铃薯、旋花科的番薯、薯蓣科的山药、天南星科的芋头、大戟科的木薯等。中国人的饮食离不开薯类,殊不知,其还是饮食界的低调“扛把子”,既可当粮食,又可作为蔬菜食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马铃薯马铃薯因形似马铃而得名,俗称土豆或洋山芋。
mmexport1742698405752.jpg
马铃薯是兼有主食和蔬菜性质的“跨界”食材,相比于精米、白面,其作为主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新鲜的土豆适合做汤、烧菜、炖砂锅或涮火锅等。炒土豆时加点醋,烹制成的醋熘土豆丝,口感脆爽。蒸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会保留在80%以上,土豆淀粉糊化后更易消化;碾成土豆泥,口感绵软,适合老年人和孩子食用。用土豆加工的炸薯条和炸薯片虽然口感香脆,但营养素损失惨重,不仅维生素被破坏了,还吸附了大量油脂,且高温油炸还会生成致癌副产物——****。马铃薯易消化,是低热量食物,且只含有0.1%的脂肪,坚持吃可使人体内多余的脂肪被代谢,故也是减肥“良药”。其所含的硫胺素比萝卜、瓜类、叶类蔬菜都要多,还富含钾,对保护心脏功能有益,能降低脑卒中风险,且有利水消肿之功。马铃薯含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还富含谷物蛋白质中缺乏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其维生素含量与蔬菜相当,每天进食150克马铃薯就可获得人体所需的20%的维生素C、25%的钾和15%的镁。马铃薯富含维生素B6,食用后能使人平复焦躁情绪,加强神经系统协调性。马铃薯中还含有类转换酶的物质,食后能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马铃薯中的黏蛋白是多糖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可预防肝、肾结缔组织萎缩。马铃薯所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的水分,预防便秘。现代营养生理学研究发现,马铃薯的茄碱成分有抗炎、抑制微生物菌群繁殖的功能。马铃薯还有防治神经性脱发的作用,用新鲜的马铃薯片反复涂擦脱发部位,有利于促进头发再生。马铃薯性平、味甘,入胃经、大肠经,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解毒消肿。治疗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可将马铃薯与牛腹筋炖烂食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习惯性便秘,可将未发芽的新鲜马铃薯洗净切碎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食一两匙,酌加蜂蜜同服,连续2~3周,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治疗烫伤,可将马铃薯磨汁涂伤处。治疗腮腺炎,可将马铃薯以醋磨汁搽患处,干了再搽,不间断。治疗皮肤湿疹,可将马铃薯捣烂如泥敷患处,纱布包扎,每昼夜更换4~6次,2~3天基本消退。食疗方蜂蜜土豆   选用新鲜土豆,削皮后切成丝放入锅内,煮到半熟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再改小火炖一会,待蜂蜜完全浸入、土豆质地变软即可起锅;早、晚各吃一次,空腹食用,对胃溃疡、胃炎有食疗作用。
红薯红薯,即番薯,耐旱、耐瘠、耐碱、抗风雹灾害,高产、稳产,加之甘甜可口,被视为抗灾救命的粮食。红薯有红瓤和白瓤之分,红瓤富含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繁殖,并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但吃多了会感到胃灼热、泛酸水、腹胀。切红薯时,刀口处会渗出一些白色的液体,其中所含的“紫茉莉苷”有缓下之功,可预防便秘。红薯所含的黏液蛋白质是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属于胶原和多糖类物质,能保护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腔,发挥润滑和抗炎的作用。红薯最好与米、面搭配着一起吃,每次食用量在100~200克。常食番薯还能防止肝脏和肾脏的结缔组织萎缩,抑制肌肤老化、延缓衰老。红薯的嫩茎和嫩叶都可食用,且红薯叶被列为高营养蔬菜,又称“蔬菜皇后”。红薯叶的吃法是选取鲜嫩的叶尖用开水烫熟,配以香油、酱油、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