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6|回复: 0

[众观天下] 杜绝AI“枪手”!如何才能让AI成为孩子学习“帮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3 0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杜绝AI“枪手”!如何才能让AI成为孩子学习“帮手”?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引发广泛的关注。中小学生使用AI的边界该如何把控?老师如何合理、有效使用AI辅助教学?AI如何更好地辅助中小学教育?新华访谈专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相关话题回应网友关切。
新华网:此次《指南》出台的初衷是什么?
储朝晖:我认为制定指南的一个基本的初衷——AI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要用,用的时候又要同时防止它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尽可能把**减小到比较小的范围。
新华网:《指南》为什么列出了若干禁止?
储朝晖:主要原因是我们要真正学习还是要依靠纸质阅读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思考,用人工智能把作业答案做出来,老师通过这个信息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如果老师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判作业,教师和学生之间隔了一层,有可能忽视学生受教育学习的需求。
新华网:指南规定分年龄段规范使用,有何意义?
储朝晖:我认为《指南》只是给了个区域方向的引导,如果学生自律性比较强的,相应规范可以放宽一点。如果学生的自主性不强,可以更加严一点。人跟AI的之间是很复杂的关系,个体需要主动、自主意识到自己是主人,而不是把AI当成奴役自己的工具。
新华网:孩子使用AI,是否能够一禁了之?
储朝晖:我觉得不能够一禁了之。
要知道自己孩子未来的生活环境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环境。如果你完全禁止孩子去接触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这个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的基本技能、交往都受到限制,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学习人工智能,家长自身如果有条件也要多学习。对所有人普世的要求,就是要提高所有人的信息素养和技能素养。
新华网:什么情况下,孩子可以使用AI?
储朝晖:事实上长远来看我们要做一个权衡,到底哪些能力我们还需要去练习,哪些能力我们不需要再去练习。
当孩子对一些概念没有理解,没有直接体验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够让他使用AI来做作业。当他具备了能力,能够在一个更高层级上去使用AI,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去使用。
很多孩子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在虚拟的世界学习,对于他健全的成长发展来说是不利的。一个人的正常结构应该是有一定的体验获取的知识作为他的基础,特别是你要成为大科学家。你一定要有充足的体验获取的知识作为根基。
新华网:AI工具平台应该怎么做?
储朝晖:企业要把握好底线。平台一定要判定未成年人在使用这个平台的时候,哪些是可以呈现,哪些是可以使用,哪些是不能使用,同时也应该去开发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
新华网:未来,需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核心能力?
储朝晖:在过去100多年当中,人类的进步是怎么获得的?主要是通过体验的模式来培养学生,也就是新课标里面讲的——做中学。而当前中国教育的问题也是学生的体验不足,探索能力不够,所以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以后,进一步验证了我们要培养孩子探索的能力,通过体验去创新的能力。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要有判断能力、选择能力、批判性思维。
从这个角度不再是比拼知识获取的多少,而是要比你有没有批判性的能力,特别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到来以后,很多人会变成一个被动的人,我们要防止学生变成一个被动的人,保留他的自主性、积极性,这是最关键的。
你会让你的孩子用AI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新华网 新华访谈
“山水金坛网”仅作分享之用,文章中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称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山水金坛网”,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