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6|回复: 0

[家乡发展] 清华与金坛校地携手绵延21年情谊!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地协同发展合力育新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5 21: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校地携手同行,学子智力接力




这个夏天
第20批清华大学博士生来到金坛区
开展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

延续着这座城市与顶尖学府
绵延21年的深厚情谊


4名清华学子以专业学识为笔
实践行动为墨
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校地协同发展新图景


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二学生刘宸文正在带教老师张亚楠的指导下开展关于氧化还原蛋白元件的SDS—PAGE验证实验,通过实验分析确认蛋白是否表达、蛋白表达量、蛋白可溶性等情况,是“蛋白质智能优化技术推动合成生物学元件升级实现物质高效合成”项目中进行蛋白表达方案设计的重要一环。

该项目旨在基于AI+大数据驱动开发嗜极蛋白挖掘新方法,为后续高应用价值蛋白元件开发赋能。6月23日参加社会实践以来,刘宸文对目前已有的从头设计和智能预测模型进行了广泛调研,总结梳理它们的应用范围和优势区间,同时积极参与蛋白表达载体构建、蛋白表达实施等实验验证,助力项目提速推进。



张亚楠
   



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      生物技术副研究员       
他的严谨体现在项目执行中,会主动补充内容,使项目更加严谨全面

更重要的是,作为清华大学直博生,他的榜样力量显著,无论是我们公司的员工还是我所带的学生,都因此受到激励,主动性得以提升。


清华智力如活水注入企业发展脉络,驱动着产业进步的齿轮,对于清华博士来说,开展社会实践也是走出舒适圈的契机

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聚焦合成生物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建成国际领先、国内最大的高通量合成平台,推动金坛区合成生物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刘宸文深度参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历练让他收获满满


刘宸文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生      
在华大工作与在校学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校更聚焦于特定科研课题,而华大让我接触到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涵盖科学研究,更延伸至如何将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于产业,这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启发。

清华博士们不仅为企业发展

注入技术革新的澎湃动能

以系统思维为区域发展擘画长远蓝图


薛埠镇的一个多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一学生闫桥和同学吴成烨进企业、跑项目、看园区,走进忠正汽车、幸维金属科技等地,实地了解该镇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撰写薛埠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积累扎实的一手素材。


闫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薛埠镇地处常州与南京之间,具备良好的产业辐射与承接能力。

未来可重点引入智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企业,顺应“双碳”趋势,推动传统化工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产业园+孵化器+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模式,增强产业协同效应,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外溢产业资源。

目前,超一万字的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初稿已经完成,不仅从工业、文旅、农业等不同领域针对性剖析薛埠镇当前的产业现状,还选取了在相关领域发展较好的地区及企业进行对标研究,提炼可借鉴的“破局经验”,为薛埠镇谋划科创载体搭建、茶产业提质增效等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吴越
   



薛埠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我镇将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合作,推动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年内将完成16个产线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备案。

同时深入学习清华博士为我们寻找的省外对标标杆的先进经验,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产协同发展。

在坛期间

清华博士除了投身社会实践

还以多元角色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

他们走进蜂巢能源、华罗庚纪念馆等地,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发展脉动

还参与由区科技局、科协组织的“学习要有好方法”公益课堂,陈智康博士和闫桥博士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拆解高效学习密码,为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


陆遥
   



金坛区第一中学学生      
通过讲座我学习到了不**记硬背,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今天的讲座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004年12月
金坛与清华大学签订
“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金坛基地”合作协议
开辟了校地柔性引才新路径
我区以实践基地建设衔接校企科技资源
探索构建了
“一个基地、一众人才、一批成果”合作模式

2005年至2025年间
金坛基地共有69家单位
接收了226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开展社会实践
[color=rgba(0, 0, 0, 0.9)]完成152项课题研究
[color=rgba(0, 0, 0, 0.9)]其中44人获得优秀评价和奖学金奖励
[color=rgba(0, 0, 0, 0.9)]
他们为金坛经济社会发展
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清”能量



李蕾
   



金坛区科技局科服科      
我们将继续珍视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深厚合作基础,进一步打通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之间的通道,让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更精准地对接金坛产业发展方向,让创新的火花持续迸发,为金坛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