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技术前沿】生死时速!多学科联手,ECMO技术成功救治15岁暴发性心肌炎少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日,我院成功救治了一名因暴发性心肌炎(FM)导致心脏骤停的15岁少年小袁。该患者病情进展极其凶险,在急诊经历多次心脏骤停、反复晕厥,命悬一线,最终依靠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ECMO生命支持)才转危为安,现已康复出院。这场与死神赛跑的胜利,充分展现了医院处理急危重症的综合实力和高超的急救技术水平。


# 回顾惊魂时刻
小袁在入院前4天曾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差等类似胃肠炎的症状,当时未予重视。入院前2小时,突发剧烈胸痛并伴随反复短暂晕厥(意识丧失3-5秒)。送至我院急诊后,经相关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血清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提示严重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在急诊室内情况急转直下:心电图一度呈直线(心脏停搏),虽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心律,但随即又出现室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自主心律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再次停跳,生命危在旦夕。




微信图片_20250916095901.jpg 急诊科迅速启动多学科急会诊,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及ECMO团队火速集结,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同意后,抢救团队果断决策,启动体外心肺复苏(ECPR),紧急实施ECMO置管术。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保障下,ECMO团队于14分钟成功建立并运转ECMO,患者的循环在“人工心肺”的强力支持下得以暂时维持,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窗”,随后紧急转入ICU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ECMO支持、亚低温治疗、抗炎、抗休克、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在ICU团队的日夜守护和精心治疗下,小袁最终战胜死神,成功撤除ECMO和呼吸机,病情显著好转,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在心内科病房,治疗重点转向进一步的心脏康复与营养支持。心内科团队密切监测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护士长戴玉洁带领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经过一周多的精心调理,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认识暴发性心肌炎抓住救命信号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可导致严重心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它常由病毒感染(如感冒病毒、肠道病毒)诱发,机体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时“误伤”心肌细胞所致。青少年及青壮年是相对高发人群。
1感冒/胃肠炎后,警惕心脏异常信号!暴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极易与普通感冒、胃肠炎混淆(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关键在于:
当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悸)、呼吸急促(尤其活动后加重)等心脏相关症状时,务必高度警惕!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突然意识丧失,哪怕时间很短)、眼前发黑、极度乏力(甚至无法平卧)是极其危险的信号!小袁的经历警示我们:即使最初的胃肠症状看似不严重,一旦合并上述心脏症状或晕厥,必须立即就医!
2“普通胃肠炎”也可能暗藏杀机:小袁初期仅有呕吐、腹泻、乏力,被误认为普通胃肠炎而延误了就医。对于病毒感染后的胃肠症状,若伴有明显的精神萎靡、无法解释的极度疲劳、胸闷心悸等,切不可掉以轻心。
3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可在数小时到数天内急剧恶化。小袁从胸痛晕厥到心脏骤停,间隔时间很短。一旦出现上述警示信号,务必争分夺秒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急诊就诊!早期识别、快速启动高级生命支持(如ECMO)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4康复期管理至关重要: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即使度过急性期,心肌修复也需要较长时间。静养、避免受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严格避免剧烈运动至少1个月(具体遵医嘱)。必须按时复查(如心脏超声)和心内科门诊随访,评估心脏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防止并发症。


心内科主任吕远医生呼吁:家长需提高警惕:青少年感冒或胃肠炎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状态。若孩子抱怨胸闷、胸痛、心慌、喘不上气,或出现异常疲惫、晕厥,切勿当作小事,必须立即就医!向医生清晰描述病史,包括近期是否有感冒、腹泻等。公众加强认知:了解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和警示信号。病毒感染后充分休息非常重要。及时就医是关键:任何疑似心脏问题的症状,尤其是合并病毒感染史时,宁可“小题大做”,也要及早就医排查。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和预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