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回复: 0

俞敏洪在接受金坛融媒记者专访时表示 只有前瞻布局 才能先人一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月2日,结束了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演讲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了金坛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


围绕开展教育实验、加强人才引进、布局未来产业等给出了真知灼见。


“中小学教育,金坛算是比较强的,但是面向未来,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转型。”谈及金坛教育事业发展,俞敏洪开门见山说了这样一句话。


经历三次高考最终跨入北大校园的经历,让俞敏洪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曾说教育是城市发展的隐形引擎。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技术兴起,深耕教育领域30余年的他在接受专访时敏锐地表示,教育行业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


江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很快,人才的思维速度必须跟上。”俞敏洪表示,金坛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教育资源优越,十分适合在中小学生群体开展新的教育实验,“把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科技实验引入中小学,让孩子们尽早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性知识。”



围绕“教育强区”,我区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多举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收获“国字号”金名片。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落地金坛以来,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交叉学科,2024年我区与河海大学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2个,为我区“五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俞敏洪对此表示肯定,“筑巢引凤,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了人才发展和落地的空间。”他同时表示,金坛要持续做好国内外人才引进工作,给予更多优惠政策,用好地理位置这一优势,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更好地赋能产业体系升级,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根基,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俞敏洪在接受专访时说:“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发展传统**业,现在要往新的方向转,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就是一个重大的方向。”


坚持“产业强区”,我区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在动力电池产业链领域已集聚关键环节重点企业30余家,产业链完整度达97%,能源电子产业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动力电池产业链获评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新型储能产业获批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


金坛如何持续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创新创业创造高地?俞敏洪建议:不仅要做到“人有我优”,更要力争“人无我有”


“动力电池以后谁会来取代?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俞敏洪表示,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在深耕动力电池领域的同时,要更多关注氢能等其它能源发展方向,“政府、企业共同思考这个问题,大方向对了,你就不会落后于时代,否则很容易被取代。


演讲结束后,俞敏洪参观了金坛城市客厅,对我区城市概况、历史文化、发展成就、规划愿景、产业发展等作详细了解。“城市规划做得很好、很大气”“产业规划非常好,把科技、教育、人文、文旅等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俞敏洪表示。


俞敏洪是江阴人。专访中,他多次提到茅山和长荡湖,“小时候就知道这儿有座茅山,又有长荡湖这样一个天然湖泊,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比较吸引人。”


近年来,我区依托茅山、长荡湖、三星村遗址等优质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同时精心策划一系列高品质、有特色的文旅活动,展示了金坛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


俞敏洪建议,用好山水自然禀赋、做好山水文章,让“一山一水”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真正成为金坛人民幸福生活的来源



来源:看金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