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回复: 0

[专题特刊] 2025年上半年,溧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9.61亿元,增幅为5.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5年已经过半,今年上半年,溧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9.61亿元,增幅为5.1%。


溧阳正用产业升级的锐度、营商环境的温度、文旅融合的厚度,书写着苏南模式的新注脚。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须臾不可缺少。”

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政务服务环境,从企业设立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所需,无一不是营商环境。从比政策到拼服务,营商环境的打造也从“硬着陆”转向“软着陆”。



在溧阳,重大项目审批“一件事”改革成效显著。省市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竣备即发证”成为常态化,“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优服务”为重大项目建设审批开启“加速度”。

“溧即办”,立即办。在“溧即办”企业服务中心,企业可以一站式办理市场准入、投资建设、不动产、税务、人社等八大类服务。2024年,“溧即办”企业服务中心累计为企服务2.3万余次,15个项目受益于“全链通审批”,8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24个项目实现“竣备即发证”,47个省市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全覆盖。

从金坛一路前往隔壁溧阳,一条“1号公路”串起乡村旅游大环线。


自2017年开始打造,“1号公路”已经成为溧阳乡村旅游名副其实的“一号”公路,365公里,连接溧阳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对外通达周边7个县市。“你从哪里进去,哪里就是起点。”沿线布局9个驿站、15个景观台、13个休憩点,还设有60多处房车营地、观景平台及众多茶舍、公路咖啡店等,构建起“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大旅游”格局。在亲子家庭、骑行、自驾群体中拥有不俗口碑。

游客玩得尽兴,沿途村庄也顺着“1号公路”找到了发展的方向。“1号公路”西汤驿站所在的姜下村西汤自然村,原先村道狭窄,乡村旅游的风吹不进村,村旅游收入为零。“1号公路”延伸至此,姜下村挖掘本村大鹅养殖历史,打造“鹅村”IP,成立旅游公司,建设主题乐园。“2022年乡村文旅做起来了,旅游收入达到500万元,去年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溧阳西汤驿站负责人宋垠槿算了一笔账,金钱账背后,村庄也实打实焕然一新。


据统计,目前溧阳“1号公路”正助力沿线10万户农民,实现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先后获评全国“公路+文化”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全国首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等荣誉。

溧阳,对“乡村文旅”这样全国通用的话题,他们建设性提出了“1号公路”,并且注册IP,通过几年的时间,蔓延出365公里的文旅路、增收路。


解读溧阳2025年成绩的上半场,城市发展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做成,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位工作人员在聊天中感慨:“我在我的岗位做好我的职责,大家都能各司其事,打持久战,总能让蓝图变成现实。”



借鉴溧阳市对标对表宜兴市和常熟市,金坛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选择不同城市作为对标对象,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金坛区更要对标先进和比学赶超,强调要“比惠山、找差距、谋对策、抓落实”。金坛目前“对标先进”“对标找差”需从超越惠山区,逐渐走进重点对标城市太仓市和吴江区,深入一线解码发展,为金坛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