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乡发展] 金坛:陌上花开 “值”此青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年来,金坛区围绕钱资湖沿岸生态环境保护,聚焦全域旅游创建、城市能级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全力实施“陌上花开”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打造环湖美丽田园都市新样板。


肥田沃土“产值”高,麦浪守望“丰收产业”。金坛区始终把“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面积”摆在首位,通过推进“小田并大田”等模式,不断发掘耕地生产潜力,确保金坛“碗”装更多“金坛粮”。


位于钱资新城及科教名城核心区的“陌上花开”项目,是江苏省农垦集团与常州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项目之一其生态整治范围东至金湖路、西至金沙大道、南至长荡湖北岸、北至钱资湖南岸,总面积**.2万亩。


该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土地流转、清障、整治,建设区域内农路、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形成可种植耕地面积约2万多亩。2024年,项目区域内小麦平均亩产突破400多公斤,较全区平均亩产高67公斤,其中一块260亩的农田亩产突破600公斤,创常州百亩以上连片种植高产记录,总产4400余吨。当季夏粮对全区粮油生产贡献率达9.32%,金坛“粮仓”美誉实至名归。


藏粮于技“价值”足,高粱映红“致富产业”。过去,沿岸以小农种植为主,田块小而散,种植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粮食产量不足,种粮效益大打折扣。“陌上花开”项目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市场化运作,由金坛茅山控股出资“做东”,聘请省农垦分公司当“管家”、各级专业技术力量做“顾问”,推进规模种植和一体化全农服务,为农田夯实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硬支撑”,实现了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的转变,粮食亩产提升了,种植效益更上一层楼。


据统计,2024年项目区内小麦种植面积1.1万亩,平均亩产值达960元,较全区平均亩产值多168元;总产4400余吨,产值近1056万元。

高粱种植面积7000多亩,平均亩产450公斤,总产2800余吨。该项目还积极对接终端市场,通过“技术+市场”双轮驱动,实现产值504万元,“酿”出了乡村振兴新滋味。在“高粱红”映照下,这片土地“含金量、产金量”不断攀升。


逐春而行“颜值”高,繁花催热“春景产业”。“陌上花开”项目聚焦乡村振兴与城市生态建设,倡导田园都市休闲观光,将农耕与文旅融为一体。2024年,省农垦集团因地制宜,将油料扩种与休闲观光深度融合,开展“围湖造油”行动,推广种植“沣油737”等油菜新品种2206亩。位于钱资湖畔的600多亩油菜花田已迎来盛花期,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成片的油菜花在阳光下鲜艳夺目,呈现一幅“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农业画卷。


不仅如此,如今的钱资湖沿岸越来越“出圈”,春天赏油菜花海,夏天偶遇向日葵,秋冬邂逅高粱,四季如画、“颜值”爆表,游客如织。


金坛区将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持续优化耕地空间布局,推进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深度融合,努力将钱资湖畔打造成集农、商、旅、科、创于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