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观天下] 中医教你如何吃鸡、鸭、鹅更滋补!网友:快到碗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草纲目》禽部曰“羽类则阳中之阳,大抵多养阳”,即食用禽肉有壮阳之功。


有“食补之王”称誉的鸡类烹饪界有句行话叫“无鸡不成席”。《法国烹饪》杂志主编维萨林曾说:“鸡对厨师来说,犹如油画家的画布。”由此可见鸡在烹饪中的地位。
鸡肉食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鸡汤在民间被称为“济世良方”。公鸡肉食性偏热、善补虚弱,母鸡肉则可补阴,益于产妇和老年人。在食疗方面,可将鸡肝作为平肝明目之用。我国自古以来用鸡为食材的肴馔琳琅满目:比如,先秦时的五味鸡、唐代的鸡球与黄金鸡、宋代的润鸡和蒸鸡等。《随园食单》一书中有30款用鸡烹制的菜肴,《调鼎集》中有108道用鸡烹制的肴馔。中医认为鸡汁大补元气。这里分享一道黄雌鸡:童子鸡切成寸块,放入铁罐中,加黄酒少许,置于饭锅内蒸四五次,鸡汁即能蒸出;饮之体力转弱为强,大补元气。此外,东北的人参鸡汤、广东的黄芪鸡汤、湖南的老姜鸡汤、山东的当归鸡汤、贵州的天麻鸡汤、云南的三七鸡汤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搭配。在秋冬两季,老年体弱者宜饮老姜母鸡汤。该汤为生滚汤,操作简便,食疗效果明显,对手脚发凉、微循环差的老年人颇有帮助。老姜母鸡汤【材料】取散养老母鸡一只、新鲜生姜若干,备好盐、白胡椒粉、料酒等调味品。【做法】将鸡去毛洗净、剔除所有的骨头(鸡骨可另炖汤),然后连皮剁成直径为1.5厘米大小的鸡丁(取150克用,其余冷冻储存);取75克生姜洗净,切成指甲盖大小的片;锅中放底油,大火烧热后将鸡丁下锅,煸炒至体积收缩、汤汁近干时投入姜片煸炒;闻到香味后,一次加入足量清水,然后加盐、白胡椒粉、料酒,大火再煮10分钟,至汤色泛白即可。


滋阴补虚的鸭类鸭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脂肪含量适中,还含有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具有增强食欲、利水消肿、滋阴补虚等功效。
鸭子的种类与烹饪方法家鸭有肉用、蛋用和肉蛋兼用三类:烤鸭用的是北京鸭,肉蛋兼用的有四川建昌鸭、江苏高邮鸭、河北白洋淀鸭等。我国远在商代,便出现了炙鸭、笼烧鸭、烧鸭、熝(熬煮)鹅鸭等烹饪方法。中餐菜肴中最妙的当属烤鸭,《齐民要术》中有关于腩炙法的记载:“将鸭子切成大块,码味后进行烤制。”这里介绍一道清炖肥鸭:烹制时先将鸭子去毛洗净,装入瓷罐;将瓷罐放入盛有一半清水的大铜锅内,盖严锅盖,防止走气;用文火长时间烹煮,将鸭子蒸烂熟后食用。
我国有名的各种烤鸭中餐宴会配菜有四荤和四素的要求,四荤就是鸡、鸭、鱼、肉。北京菜的烹饪方法有爆、炒、涮、烤,最负盛名的就是北京烤鸭。我国南北各地烤鸭的烹饪技法不同:“金陵三叉”之一的叉烤鸭,鸭腹中填以葱叶和菜叶,鸭皮烤成金黄色,成品油润光泽,开片后鸭皮平展、酥脆不腻,食后满口留香;传到广东后,名叫金陵片大鸭或广东烧鸭,采用“紧皮”(鸭皮挂动物性食物、油脂与调味品糖)处理,放入明炉叉烤;四川成都的烤鸭,烤前在鸭腹中填入芽菜、豆豉、豆瓣酱、胡椒、葱、生姜及丁香等食材与调料,在挂炉中用**烤制,成品鸭皮用刀切片后蘸卤汁供馔,食之美不胜收;云南宜良的烤鸭则是在鸭身淋涂蜂蜜,腹内用鲜苇撑起,用干松枝烤制,烤熟后的鸭皮呈红褐色,有鲜苇和松针的香味,进食时蘸花椒盐,并配以菌菜与豌豆苗汤,是地道的滇味菜肴。
有“补虚第一功”美名的鸭肉在中医食疗的应用中,鸭子享有“补虚第一功”的美誉,绿头公鸭名列首位。鸭肉含蛋白质16%~25%,含脂肪约19.7%,高于鸡肉、低于猪肉。鸭肉食性微寒,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之功。《本草述钩元》称鸭肉“补虚除客热,和脏腑,利水道”。《日用本草》称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本草图解》认为“鸭味甘性平,主治虚痨骨蒸,以白毛黑嘴者方有奇功”。《本草求真》也认为:“其性微冷,能滋阴补虚,若黑骨白毛者,为虚痨圣药。”中医用药膳虫草蒸鸭治疗肾结核,做法:选大绿头公鸭一只,去毛和内脏后洗净;将鸭头纵向劈开,向脑中纳入3~5根冬虫夏草,用细绳将鸭头捆紧,放入大蒸锅中;水开后蒸20分钟,取出晾凉,再入蒸锅内蒸20分钟,取出晾凉;最后再蒸20分钟酥烂即得,趁热食之。


强身补虚、防病抗癌的鹅自古鹅就有很多光环。《禽经》称鹅有驱虫的本领。我国古人形容鹅“峨冠博带”“昂扬雄健”,故有“鹅司令”之美称。
鹅的起源与众多肴馔鹅古称“家雁”,在周代是六牲(牛、羊、豕、犬、雁、鱼)之一。古代以鹅入馔,早期大多为炙制(烧烤)。清代“封鹅”的烹制方法独树一帜:将鹅洗净,内、外均抹香油一层,用茴香、大料及葱实腹,外用长葱裹紧;入锡罐,盖住,入锅,上覆火盆,重汤煮,以筋插入,透底为度;鹅入罐中不用汁,自然上升之气味凝重而美;吃时再加糟油或酱油、醋。再分享一道坛鹅:鹅煮半熟,细切,用姜、椒、茴香诸料装入小口坛内;一层肉,一层料,层层按实;箬叶扎口极紧,入滚水煮烂,破坛,切肉。
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民间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本草纲目》称鹅肉“食性甘平,无毒”,有“利五脏”之功。鹅肉还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能解铅毒”的记载。鹅血的药用价值受到我国历代医家的重视,明末大医学家张石顽用鹅血治疗食管癌,所用方剂收录在《张氏医道》一书中。常喝鹅汤,食鹅肉,可防治感冒和支气管炎。另外,鹅肝的含铜量在各类食物中最高,缺乏微量元素铜,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故食鹅肝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寓医于食: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