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安吉县最新曝光的2025年重点工程清单显示, 宁杭高铁二通道项目不仅顺利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审查,更以超常规节奏启动勘察设计全球招标。 国家发改委2024年专项评估显示,宁杭客专高峰时段运能利用率已达98%,彻底打破了宁杭高铁二通道“平行线”政策限制。 2025年3月,安吉县孝源街道的钻探机组传出轰鸣。 这个总造价64亿元、仅占全线15%的40公里控制性工程,以每公里1.6亿元的“天价”揭开建设序幕。 中铁五院总工程师坦言:“天目山余脉的软岩地质,让隧道施工成本比平原地区高出70%。” 三大隐形挑战浮出水面: 1. 地质迷宫:线路穿越7条断裂带,其中郎溪段需下穿富水岩溶区,盾构机日进尺不足常规隧道的1/3。 2. 生态红线:广德段毗邻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措施使造价增加2.8亿元。 3. 资金博弈:三省出资比例拉锯7个月,最终江苏承担38%、浙江32%、安徽30%,创新“客流分成补偿”机制。 尽管如此,项目仍以超常规速度推进: 2025年2月完成全线地勘,较同类项目提前180天; 南京段利用宁宣高铁既有廊道节省20%拆迁成本; 浙江创新“永临结合”模式,将施工便道转化为乡村振兴公路。
据今年二月召开的宁杭铁路二通道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披露,2025年相关重点工作时间节点如下: 3月债券资金入池 → 6月完成跨省土地确权 → 9月先开段施工招标 → 12月南京机场段开工。 宁杭二通道规划线路走向为 南京-溧水-高淳-郎溪-广德-安吉-临安-杭州。
总长约271公里(新建里程162公里),设计时速350km/h,总投资**20亿元。 浙江湖州方面公开的《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也提及: 积极争取宁杭高铁二通道等项目前期取得突破。 按照规划,宁杭高铁二通道全线预计在2026年12月底前开工。 其中,先开段(南京机场段)争取在2025年12月先行开工,长约12公里,可衔接宁宣高铁形成初期路网。
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 三省分摊比例为江苏35%、浙江40%、安徽25%, 对应的投资额为147亿元、168亿元、105亿元。 但安徽段(郎溪、广德)财政自给率不足50%,需依赖转移支付。 为了应对巨大的债务风险,2024年12月,三省联合储备首批100亿专项债券。 其中,江苏出资35亿元,对应南京段及高淳枢纽建设; 浙江承担45亿元,覆盖杭州西站扩建及安吉段建设; 安徽负责20亿元,用于郎溪、广德站场及连接线建设。 债券本息由三省按出资比例分担,并绑定沿线9个高铁新城土地出让金,2025-2030年预计提取120亿元。 首批资金重点投向: 土地征迁(占比40%)、控制性工程预付款(30%)、跨省协调支出(20%)三大领域。 例如,安徽广德段需搬迁7个自然村,涉及补偿金约8亿元; 浙江安吉天目山隧道群前期工程预拨付12亿元;等等。 为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设置18个关键节点红灯预警,如2025年6月未完成环评批复,将自动启动备用线位方案。 三方商定,对土地贡献率高的区域给予运营期收益补偿。 例如,安徽郎溪县可获取线路开通后前5年票务收入的5%,预计年均增收8000万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