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93|回复: 1

[凡人凡事] 缅怀先烈 文明祭扫│常州金坛生态文明殡葬蔚然成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0 14: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以“鲜花换纸钱”“卡片寄哀思”方式文明祭扫,以读一本书、植一棵树,怀念逝者寄托哀思......常州市金坛区文明办、民政局开展“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新风尚。


01
红色传承  学党史祭先烈


清明前夕,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常胜分校230位师生来到烈士陵园,郑重地将手中自制的230朵白花插在花圈上,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以献花圈、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政府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各界群众以不同形式参与烈士祭奠达60000余人。


区卫健局举办清明祭扫暨清明诗词朗诵会、“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道德讲堂活动,讲述革命先烈传统故事,歌颂英雄,怀念英雄;区教育局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和手抄报比赛;电胜社区与啄木鸟益工社开展小巷遥祭活动,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纸花、千纸鹤,用文明方式悼念先烈、寄托哀思;小红妈大拇指中队坚持多年为红妈扫墓,以诵读、诗歌颂扬革命事迹;小南门社区为20多名中小学生赠送红色书籍,并邀请老党员、道德模范代表为学生讲述革命历史。


以“童心向党学党史、争当强国好少年”为主题,金坛小巷读书会继承烈士遗志、弘扬时代新风、丰富清明新内涵,带动青少年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门送书、微信传书、对面读书……西城街道18场形式多样的小巷学党史分享活动,让党员群众、少年儿童在浓浓的书香中,接受理论的洗礼,开阔创新的视野,达到思想的升级。


02
文明祭扫  让清明更亲民


在福承人文纪念园广场,金坛区举行第四届清明文化节开幕仪式,通过汉服祭祀、赠柳、茶谢、放飞风筝、古典舞蹈等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殡葬、生态殡葬。


多种花式礼包摆在广场显眼位置。小清新的文案,可人的文创造型,受到市民的追捧。一款“此情可忆”祭祀套餐选用色泽艳丽、存放时间较久的仿真绢花,礼盒第二层放置有点心、心愿卡、丝带与毛巾,系上黄丝带、写上祝福语,让清风带去思念。


“现在,低碳文明祭扫新风越来越被广大市民认可,带祭扫礼包祭拜先人更显清新文明。”市民陈锁娣说。祭扫观念及方式的转变,不仅是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体现,也是对清明文化内涵的拓展创新。


在各个公墓前,工作人员手捧鲜花,劝导前来墓园扫墓的市民将携带的纸质祭祀品换成鲜花。“我们从前年开始开展‘鲜花丝带换纸钱’文明劝导活动。”区民政局戴华云副科长介绍,“绝大部分市民很支持。”


03
殡葬革新 扭观念转机制


设立“天堂信箱”,由福承园向市民群众发放专制明信片,写上对已故亲人的寄托与哀思,并投递到“天堂信箱”,金坛举办“寄往春天的明信片”活动,由工作人员统一收集,在清明节当日集中焚化。丹阳门社区与红十字养老照护队开展“丧葬卡片、养生药膳、花环制作”活动,宣传推广厚养薄葬、孝顺老人理念......近年来,金坛相继开展海葬集体祭扫、殡葬公众开放日、军魂园祭奠、代客祭扫等活动,营造“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新殡葬理念。


与此同时,金坛大力推进殡葬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打造在全国先行的殡葬改革“金坛模式”,“建成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4家集中守灵中心;建成总投资4.95亿元金坛福泰园;对选择节地生态葬的群众给予1000至2000元的奖补;给予在集中守灵中心治丧的群众每户2000元的补贴;对在区公墓购置墓穴的困难家庭和特殊群体,在原墓价基础上给予10%-15%的优惠.....”


谈起金坛殡葬这几年来的变化,戴华云副科长如数家珍。把深化殡葬改革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相结合,立德立志、改善环境、移风易俗、文明殡葬成为金坛殡葬服务的主流形态。


来源:小红妈爱心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