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茅山一带仅称此节为“二月二”,围绕此节,有三句常说的民谚。

“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这一说法本出于对天文现象的观察,简单来说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角宿”始现,“角宿”有如龙角。而茅山人认为的“龙抬头”则是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地处江南的茅山地区雨水也逐渐增多。这是自然规律,但从前的茅山人认为是主管“云雨”的龙的功劳。

“二月二,带女儿。”二月二,春耕即将开始,此时乡村里尚有一段空闲时间。父母惦念出嫁女儿,在繁忙辛苦开始之前,借此风俗团聚一次。此民谚还有“二月二,家家户户带(接)女儿”“二月二,撑船带女儿”等变体,但均是指接女儿归宁。

“二月二,剪龙头。”这也是茅山地区一俗,茅山人将理发叫作“剪头”,一般是指带小朋友去理发,特别是有的人家会选在此日为婴儿进行初次理发。“剪龙头”风俗与近来流行起的另一民谚“正月里剪头死舅舅”毫无关系,“剪龙头”是为取吉利,在龙抬头日讨个好彩头。 此外,茅山地区二月二还有土地神生日酬神、中和节(唐代盛行,原为二月初一)吃糕饼等其它风俗习惯的杂糅或遗留。 正月已过,二月即来。“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二逐渐消淡的风俗,藏着从前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二月二,龙抬头,我们一年到头必须有个精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