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尝茅山“七个头” 春天的茅山,不止在我们眼睛里,也在我们餐桌上。新鲜的野菜——一年中选择最多的时刻到了! 茅山人把一些野菜的嫩芽嫩茎叫做“头”,春尝茅山“七个头”,“头头”都是鲜活头!
香椿头——最“推崇” 香椿历来备受推崇,不同于常见的野菜,香椿不是直接长在土里的,而是香椿树的新芽。冬去春来,香椿树的树梢上,冒出尖尖的细芽,进而长出红中带绿嫩叶。香椿食用时间很短,茅山本地香椿食用时间一般为半个月,过季后,春芽就木质化,不再适合食用。 香椿炒鸡蛋,是大江南北最常见的吃法,茅山人家也多与鸡蛋一同制作,释放独特芬芳。此外还可以炒肉、拌豆腐等。因为香椿亚硝酸盐含量比较高,所以无论如何制作,都需要先焯水。 过去茅山人家会采用腌渍、浸油等方式延长尝鲜时间。

图丨香椿头 周丹 图
马兰头——最“田野” 从前茅山地区的孩子跳皮筋会念一些“口诀”,其中就有一首“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马兰,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是茅山地区常见的野菜。春天掐马兰头,洗净沥水,热水焯,切碎与香干碎拌匀,调味后淋上一点香油,这是茅山最平常的拌马兰。此外清炒也很常见,烫明炉是近来的新做法。

图丨马兰头 王群 图
安豆头——最“家常” 安豆头,即豌豆头、豌豆苗。茅山东北部吴语区,多称豌豆为“寒豆”,豌豆头即为“寒豆头”。操江淮方言的茅山人多称之为“安豆头”,因为“安”意寓平安,安豆颇有吉祥意味。茅山人多会在自家菜地种植一些豌豆,初春豌豆藤可以掐嫩叶使用,豌豆成熟也可以食用。安豆头,甜嫩清香,清炒最佳。

图丨安豆头 王群图
浆蔓头——最“忽视” 浆蔓头,是茅山东北部吴语区对黄花苜蓿的称呼,江淮方言区也称其为草头、秧草等。黄花苜蓿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也曾是农家“绿肥”之一,田间地头分布较广。为羽状复叶有三小叶,因花为金黄色,因此也被叫做“金花菜”。 说它最“忽视”,是因为周边城市热售“金花菜”,金花菜河蚌咸肉汤,是春季的时鲜菜品。许多茅山地区年轻人并不知道“金花菜”就是父母辈口中的“浆蔓头”。 浆蔓头过去会腌渍而食,如今已不见。

图丨浆蔓头 网络图
菊花头——最“迟到” 菊花头,即南京人所称“菊花脑”。菊花头鸡蛋汤,这是食用菊花头的最常见的做法。野生菊花头上市较迟,但一直可食用至夏季,是最迟到的春味。 菊花头生命力强,茅山人家会在房前屋后随意种植,不必精心打理。秋后小花堆积,很有乡野情趣。
 图丨菊花头 网络图
枸杞头——最“药用” 初春的枸杞嫩尖俗称枸杞头,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枸杞的果实就是人们熟知的枸杞子。枸杞头是可菜可药的蔬菜,茅山人认为其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提神。 不加配料的清炒枸杞头,有自然的苦味和微微的凉意。先苦后甘的回味,令其风味独树一帜。

图丨枸杞头 潘晶图
山芋头——最“神秘” 山芋是茅山地区的特色农作物,茅山丘陵地区十分适宜山芋种植,收获后制成的山芋粉丝更是茅山特产。“山芋头”区别于夏季食用的“山芋莛”,“山芋莛”是山芋叶的嫩茎,“山芋头”是留种入窖的山芋发芽后的嫩叶。因现在茅山户基本不再自家繁育山芋苗扦插,加之春季蔬菜众多,“山芋头”只偶见于餐桌,所以称之最神秘。

图丨山芋头 网络图
除了“七个头”,茅山春日还有野菜(即荠菜)、荷花郎(即紫云英,又叫红花郎、草紫)、小蒜、山窊子(窊wā 即蕨菜)等。 春日是茅山野菜的盛宴,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原味,尽情将春天纳入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