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8|回复: 0

[专题特刊] 茅山风物丨谷雨·刺槐花炒鸡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0 15: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谷雨·刺槐花炒鸡蛋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暮春时节来临。传说谷雨源自“仓颉造字”典故,“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即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上天给予百姓五谷丰登,上天给人间降了一场谷子雨,先民因此称之。


图丨大麦   王群摄


“清明不晴,谷雨无雨。”这是茅山人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话。虽如此,但谷雨之后天气温和,降水天气明显增多,此时茅山地区大麦已经籽粒形成,小麦正在拔节,油菜终花,蚕豆、豌豆结荚……适当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帮助很大。因此谷雨又有“雨生百谷”之说。


图丨三星村蚕图腾雕塑·茅山服务区   王群摄


“杨花落尽子规啼。”清明时节杨花飘絮,谷雨时节布谷鸟催促农事。谷雨,茅山人养蚕辛、采茶忙。

茅山地区历来是重要的蚕桑之地。位于朱林镇的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500—5500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星村遗址出土的文物带把徽号陶壶底部,有清晰的蚕图案,出土的两件石钺的钺饰上,刻有栩栩如生的蚕图腾。此外,该遗址发掘出的陶纺轮、陶尊乃至妇女佩戴的骨簪上,都纹饰有类似蚕、蛾、蝴蝶的图案。这些发现,将我国养蚕制丝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也证实了金坛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


图丨茅山采春茶  王梦超摄


江南多产绿茶,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一般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前者采于清明前,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间。茅山的“明前茶”多制“雀舌”,“雨前茶”多制“旗枪”。清顺治年间乾元观一带所产“乾茶”和民国时期茅麓公司生产的“茅麓茶”等就颇为有名。如今的“金坛雀舌”与“茅山青锋”皆为绿茶中的佳茗名品。


图丨茅山刺槐花开   王群摄


谷雨,茅山漫山遍野的槐树花开最盛。刺槐,又名洋槐,花开白色,原产北美。紫花槐原产我国,花开紫色。刺槐花可食用。宜挑选那些含苞欲放的花来采集,因花未全开放,比较嫩,且香气沁人,生尝脆甜。


图丨采集的刺槐花   陈菊梅摄


茅山人多将刺槐花与鸡蛋共同烹饪,如刺槐花炒鸡蛋、刺槐花鸡蛋饼等。制作时一般需摘去花梗和叶子,清洗后用盐水浸泡20分钟,冲洗干净,控水。

此外茅山人还将采集的刺槐花焯水后晾干,与猪肉拌匀做馄饨馅、馒头馅等。

图丨刺槐花炒鸡蛋  刘必荣摄


“暮春三月(农历),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谷雨,在茅山读取自然,阅尽春色。


相关茅山民俗散文欣赏

1.《回望春天》

2.《洮壶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