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16|回复: 0

[众观天下] @金坛家长!开学啦,如何帮孩子切换到“学习”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9 15: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眼间


快乐的寒假结束


“神兽”归笼


如何帮助孩子从“休息”模式


切换到“学习”模式?


南京市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黄懿钖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主任医师张久平


为大家支招












孩子作息混乱应如何调整?


假期,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好不容易放个假,想睡就多睡会儿吧,便纵容孩子睡懒觉。偶尔熬夜、睡懒觉不是大问题,但天天如此很可能会造成三餐进食时间不规律,影响正常的身心发育,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无法合理安排和实施假期的学习生活计划。更重要的是,开学时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影响入学后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如果孩子已出现作息紊乱,应这样调整:


※ 每天不管多晚睡觉,保证固定时间起床;
※ 对于因入睡困难而晚睡的孩子,午睡时间不能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
※ 晚上睡前不做让孩子兴奋的事,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  安排恰当的入睡前常规活动,提倡关灯睡觉。


孩子写作业拖延怎么办?


孩子的拖延源于对大量学习任务的恐惧,家长可尝试“番茄时钟法”管理写作业的时间,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完成任务的当下,对自己每一次高效完成任务予以小奖励,以此让孩子的学习更有自主性和动力。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孩子平时写作业的注意力集中维持情况,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分解成恰当的时间段去完成。


例如,小学生可把写作业的整体时间分解为单次15-2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孩子集中精力写作业,到达规定时间休息5分钟,完成即可得到一个“番茄”(可用一个贴画奖励)。


注意:即便作业没有按期完成,到达规定时间时也要休息。随后继续下一个阶段,当得到4个“番茄”后,休息20分钟左右。
微信截图_20220905094637.png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


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每逢假期,尤其是春节,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和时间明显增加。家长可以这样做让孩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 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家休息时,开展多种休闲娱乐活动,选择纸质书籍,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尽量少用手机;


※ 陪伴儿童时应放下手机,投入与孩子的互动活动中,比如一起做游戏、读绘本,逛博物馆、动物园时,引导孩子更好地观察和体验;


※ 通过亲子游戏互动,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空闲时间除了玩手机,还有更多有趣的事可做;


※ 当孩子需要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提前约定使用条件和时间,并在执行约定时前后一致,全家态度一致,不随意妥协。








如出现亲子冲突,应如何改善?


放假期间孩子与父母接触时间长,加剧亲子冲突。当孩子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先充分听取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再共同探讨作为家长的想法和原因,考虑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及如何做、如何解决会更好。这样的沟通方法,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该如何应对?


每到学期初,医院都会接诊一些厌学的孩子,他们因很难迅速转换心态,又或者学业压力大,较为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少部分儿童青少年不仅存在学习不适应、学业厌倦的问题,近年来,这个群体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常被发现。作为家长,要多增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做到对孩子的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如孩子发生心理问题,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做到沉着应对,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静下心和孩子沟通交流,同时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否有不足之处,是否对孩子比较粗暴,缺少关爱和鼓励。


如何为孩子强劲“心理韧性”呢?家长切忌对孩子呵护过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做事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意识,帮助孩子掌握应对挫折的办法和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千万别一味责备或袒护孩子,这些极端表现都不利于其成长。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会降低对家长的信任感,遇事不会再告知父母。


建议:可以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先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表情,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孩子分析利弊。可以用纸笔一一列下事情原因、自身优缺点,写下如何更好与他人沟通、如何突破当下困境的思考。


当家长愿意这样做之后,孩子就会知道家长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就会更有安全感,用更合适的办法处理问题。


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共同获得成功后所产生的愉悦感、成就感必然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对于孩子后续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更有益,还能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来源:新华日报、南京市儿童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