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94|回复: 0

[众观天下] 如何减少蚊、蝇等病媒生物的侵扰?要怎么防护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4 13: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今年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


今年的主题是


“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






天气渐渐暖和,苍蝇、蚊子等也开始“舒展筋骨”了。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可传播多种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减少它们的侵扰呢?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城镇》,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蜱、螨、虱、蠓、蚋等,以及啮齿动物的鼠类。




简单来说,病媒生物就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将致病菌或病毒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












蚊类传播的疾病统称蚊媒病。我国流行的蚊媒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经过长期的防治,前三种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已大大下降,而登革热近年来仍在广东、海南等地发生流行。





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班氏丝虫病及乙型肝炎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埃及伊蚊可传播登革热,按蚊可传播疟疾。













蝇类到处乱飞,喜欢在垃圾、粪便上爬行,又喜欢飞到人类的食物上,因此机械性传播病原体是蝇类传播疾病的主要方式。





蝇类能携带100多种细菌、30多种原虫、20多种病毒。蝇传播疾病以消化道疾病最为常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传播疾病的主要蝇种以家蝇、大头金蝇等为主。






蟑螂






蟑螂可携带能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虫。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四十余种使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如引起痢疾和小儿腹泻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蟑螂还可携带蛔虫、蛲虫等多种虫卵。






其他






蚤类通常称跳蚤,不仅叮人吸血,而且能传播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等疾病。虱类昼夜吸血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而且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等疾病。





蜱、螨类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其中很多种类与人关系密切。寄生于人体的蜱、螨通过刺叮吸食人血,引起皮肤过敏,并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回归热和恙虫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如何防护病媒生物的侵扰?


从个人家庭角度来说,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特别是水池、卫生间、墙角、下水道口等隐蔽场所,保持台面干燥不留积水,每天清理产生的厨余垃圾,能够有效预防家庭滋生病媒生物,防止蝇虫孳生。





同时,对于个人及家庭而言,合理使用病媒消杀和健康防护用品、针对性地选购适合自己的家用防虫装置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1、电蚊拍


常见的电蚊拍一般采用电容放电的方法,但电蚊拍工作时有直流高压,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火花,因此,严禁在有易燃气体的场所使用和检修。通电时,忌用手或导电金属棒接触高压电网,以防发生意外。长时间不用时,应取出电蚊拍电池仓内的电池。






2、蚊帐


选用蚊帐时,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眼孔数。蚊帐网眼的孔数是指每平方厘米内的孔数,孔数越多,防蚊效果越好。市面上常见的蚊帐一般有16孔、32孔和48孔。从孔数上来看,48孔的蚊帐防护效果最佳。一般家庭选用32孔的蚊帐就已经可以起到足够的防护效果。






3、驱蚊手环(驱蚊贴)


常见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多以超纤维材料作为载体,内含蓖麻油、香柏木油、香茅油、丁香油、香叶醇油等植物驱虫剂。当蚊虫靠近时,手环通过释放一定的气味,从而驱赶蚊虫。通常情况下,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的防护效果在室内优于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给3岁以下的儿童佩戴驱蚊手环,以免误吞,发生意外。










蟑螂














1、蟑螂屋


常见的蟑螂屋主要是通过在“小屋”内涂满强性黏胶,中间放置一个能够吸引蟑螂的诱饵,吸引蟑螂跑来,然后死死黏住,达到家庭灭蟑的作用。但是蟑螂屋只能逮住部分“粗心大意”的蟑螂,无法起到根除的效果。






2、杀蟑胶饵


家庭防制蟑螂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杀蟑胶饵”。其原理是引诱蟑螂吃带有杀虫剂的诱饵,蟑螂吃后不会马上死亡,通常等回到窝里后才会毒发身亡。在毒饵的作用下,中毒的蟑螂回窝后会抽搐、呕吐,而蟑螂有吃同伴粪便、呕吐物和尸体的习惯,毒饵中的有毒物质便会在整个蟑螂窝里蔓延。






杀蟑胶饵的有效性一般在半年左右。因此,建议每隔半年便重复投放新的杀蟑胶饵,并同时做好家庭卫生,保持居室干净整洁。










蜱虫










蜱虫是一种在动物体表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某些种类可侵袭人体。蜱虫能传播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Q热、无形体病、巴贝斯虫病、莱姆病、野兔热等多种传染病,通过在鸟类和野生哺乳动物等之间频繁地更换宿主,将病原体在动物间、动物和**相互传播。





夏季是蜱虫的活跃季节,北方地区一般3-6月为蜱虫活动高峰,南方地区蜱虫的活动季节更为广泛。因此,夏季外出游玩时,要注意避免蜱虫叮咬。


在蜱虫的活跃期,大家野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随意在草地上躺卧





● 尽量穿着外表面光滑、颜色较浅的衣物,以便能及时发现爬上身的蜱虫。





●  进入草丛前,务必把裤腿塞进袜子,进入林区时,可穿防虫连体服并戴好帽子。





● 野外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自己或互相检查对方的身体和衣物,观察是否有蜱虫叮咬或附着。





● 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并钻入皮肤,切记不要直接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还容易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应尽快求医取出蜱虫,然后做局部的消毒处理。


来源:健康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