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47|回复: 0

[众观天下] 紧急提醒:别吃,别买!一只就可能致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3 09: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这次还好有惊无险
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
免得大家跟我一样到ICU里走一遭”


浙江宁波的张女士怎么都没想到
一盆海螺让她遭了不少罪……


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
心脏骤停






张女士今年51岁
从事海边养殖行业
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
4日早上
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
煮着吃了


“我之前也吃过几只没出什么事儿
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
张女士回忆道
因海螺味道鲜美
两大捧海螺
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
没想到
吃完1小时后
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
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



家里人见状
急忙将她送到医院
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
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
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
以减少毒素吸收


在洗胃过程中
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
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
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
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
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警惕!
一只割香螺或致人于死地



在ICU治疗期间
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照片
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
“割香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
是**性贝类毒素
类似于河豚鱼毒素
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
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
一只小小的割香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


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ICU陈启江主任介绍
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
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症状
死亡率较高


经过数小时的抢救
张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目前已经完全清醒
准备转入普通病房


吃螺要注意辨别
一旦发生误食,及时就医






造成张女士中毒的割香螺也叫织纹螺、海丝螺或白螺,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已有多起因售卖割香螺被判刑案例。但由于其味道鲜美,仍有不少市民铤而走险。由于是自家海塘里捞的,加上之前少量食用并未出事,所以张女士心存侥幸。


陈启江提醒,每年都有因食用割香螺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一旦发生误食,一定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抢救成功率越高。

其实,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据了解,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其所含有的河豚毒素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并且,靠家庭加热烹调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每年的4-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
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2.jpg


1外形特征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2中毒症状


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国家卫生部已明令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但近年沿海地区仍频发因食用织纹螺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警方提醒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3.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4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每年端午前后
是这种螺生长成熟的时候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这样大的毒性
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潮新闻、宁波晚报、浙江法制报、扬子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