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92|回复: 0

[众观天下] 小心注意!阳性!夫妻双双确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期

福州多家医院发热门诊

陆续有接诊登革热患者

上周

福州一对60多岁的夫妻

双双确诊登革热

妻子已发热5天,持续高热,伴肌肉酸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就医当天四肢有红色1-2㎜出血性丘疹,登革热抗原检测为阳性;

丈夫当天也感觉有点低烧,顺便也抽血检查,结果也为阳性。夫妻俩近期无外出旅居史。

对此,疾控专家表示

目前,我国处于登革热流行季

登革热主要的症状概括为

“热、痛、红、疹”

市民近期出现这些症状

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

由携带病毒的伊蚊传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存在于登革热病人或隐形感染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吮了患者的血液再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病毒传播给人。

“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也就是百姓常说的花斑蚊叮咬感染而导致的。”

福建疾控中心专家林竹副主任医师介绍,不过大家不用过度焦虑,并不是被蚊子咬一下就会感染登革热。她介绍,只有登革热患者在得病阶段被蚊子叮咬,这只蚊子才有可能携带上登革病毒,而当这只蚊子再叮咬其他人的时候,才会把登革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一般情况下,市民被蚊子叮咬是不容易被感染的。但是如果过去两周去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或者生活的城市有登革热发生,并且有发热、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就要注意有感染的可能。

近期出现“热、痛、红、疹”要当心

人感染登革病毒后会出现突发高热(有时达到40℃)、麻疹或出血性皮疹,同时可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以及面、颈、胸部潮红等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林竹介绍,登革热主要的症状概括为“热、痛、红、疹”四个字,市民可以凭借这些症状来判断。

热:就是指突然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

痛:就是指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

红:是指可能出现面、颈、胸部以及四肢的皮肤发红。

疹:就是指身上会出现一些皮疹。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而且在自己生活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又或者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就应考虑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病毒,这时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

目前

我们国家没有预防登革热的

疫苗和特效药

只能对症治疗

不过,经医院的规范治疗

是可以治好的

做好防护不让蚊虫靠近

“防蚊灭蚊是防范登革热的关键。”林竹提醒说,平时要注意清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这些防蚊装备,外出的时候穿浅色的长袖和长裤,裸露的皮肤喷驱蚊花露水。

花斑蚊喜欢在小水体上产卵繁殖。暴雨内涝水退之后,低洼处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积水区,再加上各种坑、沟、储水容器积水、废轮胎积水等,都会成为蚊类最佳的孳生地。

因此,要及时清理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尽快填塞小区周围积水坑、洼地,疏通水沟,防止积水生蚊。对户外的小型容器,如罐头盒、瓶子、轮胎等马上予以清理。家里的花盆、花瓶等积水也要及时清理,水养植物及时换水,观赏水池等可以养鱼来吃掉蚊卵和幼虫。

同时,做好家庭防护,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必要时可使用蚊香,但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度通风。如果家里有婴幼儿、孕妇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来源:海峡都市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