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40|回复: 2

[众观天下] 父子双双确诊,这种病无法自愈!隐蔽性极强,小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2 08: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学男生干咳一年治不好,连英语打卡作业都完成不了;


初中学霸上课一回答问题就狂打嗝,做了胃镜也查不出问题;


6岁女孩喝了奶茶上课不停尖叫……


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症状,背后原因竟都是因为患有抽动障碍。


由于不少抽动障碍患儿合并过敏体质,这段时间已出现一轮就诊小高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儿科冯碧红主任医师提醒,有抽动障碍患儿的家长不要给自己和孩子太多压力,以科学方式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治了一年的“咳嗽变异性哮喘”


没想到是抽动障碍




“冯主任,我真是无法理解,每天的英语打卡简直是我家的至暗时刻。儿子每次一录视频,就越咳越厉害,根本没法完成作业,老师都不知道找我多少次了。”在李惠利医院儿科冯碧红主任医师的诊室里,浩浩妈妈眉头紧皱,诉说着这一年多来的遭遇。






浩浩今年10岁,上小学4年级,从小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因为是过敏体质,每次换季时就会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从去年开始,浩浩的咳嗽就没停过。他在当地医院频繁就诊,一直被当作“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治疗。为了控制病情,医生为他进行激素吸入治疗。经过长达一年的治疗,效果甚微。


浩浩的咳嗽很有特点,睡着时一声不咳,都是在清醒状态下发作,紧张时咳嗽更明显。


微信图片_20231112083435.png


冯医生出诊图


晚上拍英语打卡视频,自己练习时还算顺溜,但只要妈妈一拿起手机拍摄,浩浩的咳嗽就发作了,越咳嗽越背不出。妈妈搞不懂儿子到底是故意还是怎么了,越拍越生气。


在一次聚会中,浩浩妈妈向闺蜜吐槽儿子的困扰。“会不会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在好友的建议下,她找到了冯碧红。


听诊时,浩浩以干咳为主,没有肺部哮鸣音,现有的检查可以排除感染导致。诊间交流时,冯碧红还发现浩浩不断有挤眉弄眼、吸鼻子的小动作。完善肺功能测定等多项检查,冯碧红排除了咳嗽变异性哮喘,并确诊浩浩为抽动障碍。


好在及时发现,经过9个月的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浩浩这些的症状完全消失。


抽动症不仅仅是眨眼睛


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冯碧红介绍,抽动障碍指的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俗称抽动症。表现为身体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抽动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两种形式: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可以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出现的、快速的眨眼、皱眉、张口、伸舌、噘嘴、皱鼻子、点头、仰头、摇头、斜颈、耸肩、移动手指、握拳、甩手、踏步、屈膝、挺胸、收腹、扭腰等或者更复杂的一连串动作。


发声性抽动可以表现为吸气、清嗓子、咆哮、哼唱、咳嗽、尖叫、叫喊、呼噜声、吐口水、吹口哨、抽吸、乱叫、学动物叫,甚至反复说一句短语或一句脏话等。“在我接诊的病人中,有说脏话症状的患者占到20%~30%,大部分家长根本意识不到其实是孩子病了。”


冯碧红介绍,由于抽动障碍无法通过明确的检查来确诊,且症状多样,容易造成误诊,让孩子走了不少弯路。一般来说,抽动障碍起病年龄在18岁之前,4~8岁最多见,平均年龄约为6岁,在10~12岁最严重。由于不少抽动障碍患儿合并有过敏体质,所以最近换季这段时间就诊人数明显多了起来。


爸爸和儿子症状一模一样


却不进行治疗


医生提醒:这种病无法自愈


“我们要重视抽动障碍的危害。”冯碧红解释,疾病会让孩子产生病耻感,严重打击自信心及自尊心,以致孩子自闭、不愿与人交往,甚至**等。


其次,这个疾病不是一种自愈性疾病,病程越长,疾病越复杂,越难治疗,越容易进展为难治性抽动障碍。


再者,时间拖得越久,就会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对立违抗、自伤行为等共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及社交,加大治疗难度。


不过只要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抽动障碍预后相对良好,近50%的患儿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完全缓解,另有30%在成年期抽动症状减轻。然而,高达20%的患儿的抽动症状会迁延到成年期或终生。


“我在门诊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来看发烧,我注意到爸爸和儿子都有相似的抽动症状,提出来这个问题后家长觉得这很正常,不需要干预,让我觉得十分遗憾。”


孩子得了抽动症


家长的帮助很重要


冯碧红提醒,一旦孩子得了抽动障碍,家长的行为至关重要。


首先,给孩子平和稳定的环境和家庭支持。家长不能焦虑,否则很容易把这种情况传递给孩子,不利于恢复。但行动上可以忽视,心理上必须重视。


严格管控电子产品的使用。“前两年受到疫情影响,孩子们都在家上网课。原本病情已经稳定两三年的高中生再次出现症状,这与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有很大的关系。”


与老师多沟通,做好孩子的学校生活管理,尽量不要让周围同学嘲笑和歧视他,以免出现心理问题。


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学会适度放松,可以每天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上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吃冰激凌、咖啡、巧克力功能饮料等。“曾经有个6岁女孩因为上课不停尖叫来就诊,我问了以后发现家里开咖啡馆的,父母从小就让她喝咖啡、奶茶,我让她停了这些饮料以后症状大大减少。所以这类刺激神经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


来源丨宁波晚报、成都商报

     
发表于 2023-11-13 06:5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专业的事情请专业人士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发表于 2023-12-19 20:53: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这个病金坛有人会治吗?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