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54|回复: 0

[众观天下] 快住手!身体这5个部位太“干净”,没想到,反而会伤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7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爱干净、讲卫生”,但有的时候“过度清洁”反而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比如下面这5个部位:






1.鼻孔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清晨,你皱了皱鼻子,意外发现鼻孔深处有着微妙的异物感。于是,你知道,时机成熟了……






赶紧竖起食指,钻进鼻孔,旋转、揉搓……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没错,你完美地完成了一次“挖鼻孔工程”!








“挖鼻孔”成了很多人的日常习惯,总感觉不挖“鼻屎”就是对鼻子的不尊重。






但事实上鼻屎只不过是鼻腔黏液、灰尘、细菌和细菌的尸体、免疫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尸体互相黏在一起的一坨混合物。人的鼻腔中有适量的鼻屎是一种正常现象。






适当地清理鼻孔内的“鼻屎”,有助于保持清洁。但是如果过度频繁挖鼻孔,指甲很容易损伤鼻黏膜、鼻毛等,降低鼻黏膜、鼻毛对灰尘和细菌的阻挡作用。而且鼻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手指频繁、用力地抠挖,很容易使其受损或出血。












此外,乱挖鼻孔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颅内感染!人的指甲缝里会携带细菌,挖鼻屎时很容易把细菌带入鼻前孔等部位,造成鼻腔感染,诱发鼻前庭炎、疖肿等[1]。由于在面部三角区,这类化脓性感染可能会经面前、眼上、眼下静脉等进入颅内的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危及生命。






正确清理方法






清理鼻腔的频率看个人需要,但通常情况下,每天1~2次就足够了!


我们可以用柔软的湿纸巾或手帕轻轻擦拭,有鼻炎患者,可以洗鼻器洗鼻。


如果实在忍不住抠鼻子,那一定要先洗干净手,确保指甲不会过长或者尖锐,然后温柔地挖。






2.耳朵






掏耳屎的酸爽程度也绝不亚于挖鼻孔。尤其是看到自己掏出了一大块耳屎后的成就感,实在是太爽了。










但耳屎表示很委屈。人家本来有个很“文雅”的名字,叫做耵(dīng)聍(níng)。是源自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腺体分泌物,包含着来自一两千个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包括脂肪酸、胆固醇、角鲨烯、**三脂等),还混合着灰尘和皮屑。










而且耵聍也很有用,能润滑保湿、阻挡外界异物,还可以防噪。






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耳屎都不用掏,小块耳屎随着我们开口说话、咀嚼等活动,会自己松动掉落。反而经常掏耳朵,可能会产生危害。比如:






摩擦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






不节制掏耳朵可能会把耳屎推向外耳道深处(尤其是棉签类的挖耳工具),更容易导致耵聍栓塞。(耵聍栓塞通俗来说就是耳屎在外耳道聚集,堵住了。)






不过,油性耵聍(俗称“湿耳屎”)还是可以定期去医院进行深度清洁的。






正确清理方法






尽量不掏耳朵!如果觉得耳朵痒,那么洗干净手,选择用酒精消毒的细头棉签,或者前端是硅胶材质的挖耳勺,在耳廓或外耳道轻轻转动,耳朵再朝下,让耳屎自己掉落。


如果发现自己的耳屎很大很硬,甚至影响听力了,不要自己硬掏出来,一定立即就医,由医生用专门的滴耳剂软化耳屎后再清理。






3.肚脐






神秘的肚脐也是“过度清洁”的重灾区。肚脐虽然藏污纳垢,但同样“请你不要到处抠抠”。






肚脐相当于我们出生后的“第一道疤痕”[2]。当我们还在子宫里时,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出生后,脐带失去作用,医生就会将其剪断。脐带残端逐渐萎缩,脱落,愈合,最终形成肚脐。








肚脐里的脏东西通常对人体无害,没必要经常洗。直接用手抠就更不可取了,容易把皮肤抠破,进而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脐炎。






但如果积攒太多,可能会产生异味,这个时候可以适当清洗。












正确清洗方法






用棉签沾温水或**洗液等,在肚脐轻轻擦拭。(轻轻是重点)






清洗肚脐时一定要注意:


不要太大力


温水清洁


清洗后保持肚脐干燥






4.皮肤






“洗完脸越干燥、越清爽越好”






“搓澡就得大力把‘泥儿’都搓出来才叫洗干净。”






你是不是也有上面这些误区?






皮肤的外面有层保护膜,叫做皮脂膜。皮脂膜由汗液、油脂、脂质构成;皮脂膜下层是“砖墙结构“的角质层,角质层由角层细胞和细胞间脂质形成。它们共同构成的皮肤屏障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也能避免水分流失。






图片
(左: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 右:健康的皮肤


来源bareminerals)






但像洗脸过于频繁、每次都使用香皂或深层洗面奶“去角质”、洗澡搓得太狠等,都属于过度清洁,会损伤皮肤屏障功能,造成皮肤发红干痒。






此外,洗脸时太大力,不搓到脸变形不罢休,长此以往弹力蛋白受不住,就会在经常拉扯的地方产生细纹,并在软组织多的地方(如脸颊)提早下垂[3]。




正确清理方法






洗脸:每天早晚各洗一次脸就好,如果不是出油严重,可以造成用清水洗脸,晚上再用洗面奶,洗的时候用手轻轻揉搓,温水洗净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去角质。


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左右,洗澡时间最好不超过15分钟,秋冬易干燥,不建议大家使用清洁力很强的沐浴露。如果你是干性、敏感性皮肤,也最好别用去角质的产品。


mmexport1702779841086.jpg


5.私处






洗洗不会更健康!






女性阴道里并非一尘不染,反而是个“小江湖”,住着二十多种细菌和真菌,好的坏的都有。阴道就在**杆菌和雌激素、阴道pH(酸碱度)的帮助下,维持着菌群的平衡,相安无事。






但如果长期使用洗液冲洗阴道,平衡就会打破,“好菌”被消灭:“坏菌”开始兴风作浪,最常引起的是细菌性阴道炎[4],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引起过敏性阴道炎、盆腔炎、早产、宫外孕[5],甚至提高宫颈癌和艾滋病的风险[6]。










正确清理方法






每天先洗干净手,然后用流动的温水,动作轻柔地从前往后清洗。


注意,只洗外面就够了,不要冲洗阴道内部!


如果怀疑自己私处出现异常,千万别自己乱用药,或者盲目用洗液冲洗,这样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去医院挂妇科,医生会通过检查和一些化验,明确到底是患了哪种阴道炎症,再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






上面这些部位都没必要过度清洁,但有些部位却常常清洗不到位!






1.头皮:大多数人提到洗头就觉得是洗头发,其实更需要清洁的是头皮。头皮也是人体皮肤的一部分,它会出油、产生角质,也更容易因为清洁不到位产生皮肤问题,继而出现脱发问题[7]。所以洗头时记得用指腹按摩头皮,最后再轻柔地顺着头发冲水。






2.舌头:大多数人天天刷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刷舌头。研究发现,刷去舌头上的舌苔能去除75%的挥发性**复合物[8]。虽然细菌可能再回来,但可辅助维持口腔健康,可以用软毛牙刷轻柔拂刷,从里往外带过“舌苔”前后。






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来源:腾讯医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