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65|回复: 1

[众观天下] 白天不咳,晚上躺下就咳...不是喉咙而是这个器官有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9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要说生病了什么最让人“心烦”,估计不少人都会选择“咳嗽”,尤其是反复而持续的咳嗽。


关于咳嗽,或许你我都有这样的经历:


白天好好的,晚上一躺下就咳个不停;


一边咳,一边流鼻涕,还总会把鼻涕咽下去;


总感觉“喉咙有东西”,不断“清嗓子”,但也没啥用。


……


其实,这些可能都是鼻涕惹的祸!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24.jpg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27.png
大家不妨想一想,同样是五官,眼睛生病了要看眼科,嘴巴生病了要看口腔科,但为什么耳朵、鼻子、喉咙生病了,却都要去看“耳鼻喉科”呢?


因为这几个“兄弟”,分——不——开!


从生理构造上来说,人的鼻腔和咽喉是连通的,都有丰富的腺体,会产生各种分泌物(比如说,鼻涕)。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29.jpg
(人体鼻咽部的生理学构造)


在鼻黏膜表面,有许许多多负责“打扫卫生”的纤毛。它们一直做着循环往复的运动,像“麦浪”一样,将这些分泌物输送到鼻咽部。


正常情况下,这些少量的、倒流的分泌物会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咽下去(不用觉得恶心),也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但是,一旦因感染、炎症、过敏等原因,鼻黏膜发生了病变,产生的黏液(鼻涕)更多、更黏稠,“扫地僧”纤毛们也纷纷“罢工”,输送能力大大下降。


这时,大量鼻涕淤积在鼻腔里,并可能倒流入咽部。咽部黏膜被这些含有大量炎症物质的鼻涕浸泡、刺激,就会出现清嗓子、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这就是“鼻后滴漏综合征”(也叫“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而人在躺下后,鼻涕倒流的情况更严重,也就更容易咳嗽。


在我国,鼻后滴漏综合征已经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第二大病因[2]。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36.jpg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38.png


刚才说了,会引起鼻腔和鼻窦分泌物增多的疾病,就可能导致鼻后滴漏综合征。


这些疾病通常包括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腔肿物等[3]。


在一些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的后期,也可能并发或继发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它们也可能导致鼻后滴漏综合征。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41.jpg
有意思的是,“鼻后滴漏综合征”其实既是“因”,也是“果”。


它既可能是由上面某一种或某几种疾病所导致,也可能进一步引起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等并发症。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43.png
儿童、老年人等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由于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会更频繁地出现鼻后滴漏综合征。


此外,老师、交警等特殊职业,以及那些需要长期接触烟尘、粉末的人,由于鼻黏膜会长期而反复地受到刺激,也就更容易出现鼻后滴漏综合征。


如果持续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有可能是得了“鼻后滴漏综合征”[4]:


咳嗽、咳痰:以白天发作为主的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咳嗽、咳痰。


鼻部不适:鼻塞、鼻子疼痒、打喷嚏、鼻涕增多等;


咽部不适:不停地清嗓子,并总感觉“有黏液黏在咽喉上”;


声音嘶哑;


耳闷、听力下降;


反复出现支气管炎、气管炎。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46.jpg
不少患者可能会做雾化、吃止咳药、消炎药等,但治疗效果往往并不好。这时,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48.png
一旦确定是鼻后滴漏,第一件事就是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洗鼻子。


把鼻涕洗出来,那鼻涕自然就不能倒流进咽喉而引发咳嗽了!


不过,洗鼻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而无法“治本”。


第二步:明确病因。


也就是,到底是什么引起了鼻后滴漏——是过敏性鼻炎,还是鼻窦炎?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只要消除了“病因”,治疗好原发疾病,使鼻内分泌物恢复常态了,鼻黏膜纤毛正常运转了,鼻后滴漏也就控制住了。


第三步:对症治疗。


这时,根据具体病因,医生可能会使用抗过敏药、消炎药、抗生素、鼻喷激素、鼻用减充血剂、止痛药等。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50.jpg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53.png
从根本上来说,要避免鼻黏膜受到刺激。






比如避免前往烟尘多、空气污染物浓度高的地方。不得不去的话,也要戴上口罩。


而如果是过敏性鼻炎造成的,则要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在平时,尽量不要用力擤鼻涕。实在有需要,可以先堵住一边鼻孔,擤干净另一边鼻孔内的分泌物,再换一边。


提高免疫力,避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证合理膳食,并适度运动。


最好不要吸烟,也要尽量远离二手烟、三手烟。如果鼻腔实在不适,也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
微信图片_20240109090357.jpg
希望每个人都能告别咳咳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5): 323-354.


2.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2):10.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2.02.00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26): 2001-2022.


4.赵晨, 董震, 陈明星, 等. 耳鼻咽喉科常见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03): 211-214.


来源:腾讯医典

     
发表于 2024-1-9 20:4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做好防护措施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