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2|回复: 0

[专题特刊] “粽”爱端午,在这里分享给您5个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0 1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佳节

时清日复长


端午临中夏

微信图片_20240610102139.jpg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食粽子等习俗。粽子是一种粽叶包裹糯米的蒸煮食品,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自古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主持人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程教授


是的!“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捉黄鳝,切香肠;咸鸭蛋,喝雄黄;红苋菜,端上堂;钟馗挂梁佩香囊”。



主持人

程教授,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端午为什么又叫端阳呢?


程教授


这个说来话长,我国古代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正月开始为寅月,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主持人

原来是这样!端午节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的粽子,各地的粽子有不同的风味,南北方差异更是较大。程教授,我们在吃粽子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程教授


南方的粽子常用红枣、红豆、花生、猪肉、蛋黄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的粽子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

端午节吃粽子,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吃。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会导致患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



主持人

有一天早上我就吃了粽子,结果一整天都感觉胃里不舒服。

程教授


吃粽子的时候还要注意,吃粽子前要彻底加热。



主持人

这是为什么呢?

程教授


糯米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主持人

大家要特别注意!



程教授



吃粽子要适量,不宜多吃。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基本上是不超过1个。

吃多了会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患者最好少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还是不吃为佳。对于老年人,千万不要一下子吃得太多、太快,最好分小块慢慢食用。

吃粽子时还要注意内馅,很多人喜欢吃肉粽。肉粽虽然味道很好,却含有大量脂肪,高血脂人群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蜜枣粽和八宝粽等。



主持人

程教授,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程教授


还需要注意粽叶。如果是自己在家包粽子,选购粽叶时,最好选择那些看上去并不是非常鲜艳,闻上去却是新鲜的、没有刺鼻味道的粽叶。如果是购买熟粽子,一看粽子的颜色,二闻粽子的味道,无刺鼻味道而是清香味,则是安全的粽叶。购买生粽子自己回家煮的话,煮粽子后水的颜色是淡黄色,表示是安全的粽叶。



主持人

大家都要注意!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的时候,也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


程教授


黄鳝由于口感软滑无刺,一直是淡水水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尤其对孩子和老年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因为其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死后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加工鳝鱼时必须是活的。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人们在过端午节时还会吃一些打糕、鸭蛋、艾馍馍、茶蛋等食物,美食这么多,大家不要贪嘴哦!


主持人

非常感谢程教授的科普,祝大家端午安康。



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安全(第5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