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5|回复: 0

[众观天下] 你知道吗?这个皮肤病让人痛不欲生!年纪越大越危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6 09: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退休没多久的李奶奶感觉自己比以前更忙了。
作为居委会的志愿者,李奶奶有时候忙起来,真的是“一个人当三个人用”:
要定时定点巡逻,确保小区环境整洁;要协助处理各种小纠纷,促进邻里和谐;要参与和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甚至挨家挨户上门发通知……
她总是自豪地说:“我这身子骨,比那些上班族还硬朗呢!”

然而就在前几天,李奶奶突然感到腰部出现一阵阵疼痛。她以为是拎的菜太重,扭到了腰,没太在意,只是简单地贴了些止痛膏药。
但过了几天,疼痛并没有减轻,反而愈发剧烈,甚至让她无法入睡。
在女儿的催促下,李奶奶极不情愿地来到了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后,神色严肃地告诉她:“李奶奶,您得的是带状疱疹,是身体里的病毒再激活引起的!”
李奶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相信:“怎么可能?我身体这么好!”
医生耐心地向她解释道,带状疱疹并非只“青睐”体弱多病者——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也是导致带状疱疹很重要的诱因。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07.jpg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11.png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1]。人在儿童时期初次感染这个病毒时,通常引起的疾病是水痘[1]。
水痘痊愈后,病毒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长期潜伏在体内。当年龄增大、免疫功能下降时,体内的病毒有可能再次“激活”,引发带状疱疹[1]。
而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却往往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年龄[2]!
像李奶奶这样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而且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一旦患病,病情也更严重[1]。
据估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3]。而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在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陡然增加[4]。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16.jpg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19.png

1.慢性病患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
相比于一般人,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会增加26-41%[5-6]。
2.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如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那么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6-7]。
3.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
主要包括肿瘤患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和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化疗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8]。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21.png

对于那些得过带状疱疹的中老年人来说,那绝对是一段不想再去回忆的经历!
带状疱疹发病后,通常表现为身体一侧的皮肤出现呈带状的成簇疱疹,好发于肋部、背部、腋下或腰部[1]。
所以,带状疱疹又往往被形象地称为“缠腰龙”“蛇缠腰”。




在出疹的同时,患者还可能同时经历显著的急性神经痛。这种痛就像灼烧、电击、刀割一般[1],可能持续好几天到1个月[9]!而且,在出现疼痛的患者中,69.6%的患者的痛感为中至重度[10]!
就算皮疹消失,大约5%-30%的患者可能经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而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甚至更久[1]!
所以,一旦患了带状疱疹,真的可能会让中老年人痛不欲生,寝食难安!
此外,除了在躯干部位长疱疹,约10%-25%的带状疱疹患者还会在眼部发带状疱疹,出现结膜充血、单侧眼睑肿胀、头部疼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影响视力[2]。
而不幸的是,这种“眼带状疱疹”也更常见于老年人!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26.png 微信图片_20240906090932.png


得了带状疱疹之后,临床医生一般会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疼痛,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并发症[1]。
不过,与其在得病后经受痛苦,不如尽可能降低得病的风险。对每一位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来说,做好预防措施更加重要!
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们要做到劳逸结合,作息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此外,清淡饮食,适量运动,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的风险。
而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11]。目前,中国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共有2种,分别是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和含有佐剂的非活重组亚单位疫苗。
愿每一位中老年人都远离带状疱疹,享受健康生活!




来源:腾讯医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