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回复: 1

跟着非遗看常州之民间文学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董永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1 21: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产生一方文化,养育一方人。
金坛是一座拥有着2200多年建县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孕育出了5个国家级非遗,19个省级非遗,10个市级非遗。
在传承人精巧的手中,这些非遗被赋予了美好和生命,也彰显了金坛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日推出: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段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腔早已家喻户晓,

而《天仙配》所来源的董永传说,与“梁祝、白娘子”等传说比肩齐名。
在金坛这片古老而富有韵味的土地上,有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传说,那便是董永传说。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坛的历史长河之中,散发着熠熠光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深厚情感。
传说起源
穿越千年的故事开端
“董永传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图传赞》。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成婚。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不料,玉皇大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勃然大怒,立即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金坛是董永传说的发源地之一,主要流布在今金坛区直溪镇境内。
在光绪版《金坛县志》中,关于孝子董永和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有多处记载。
在境内,其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四十多处(件)。
因为在《天仙配》里,剧中人董永登台亮相即唱出了一句“家住丹阳姓董名永”,这使得许多人认为董永是丹阳人。对董永传说研究多年、并专门为此发表文章的金坛文化界人士闻毅先认为,这实际上是宋代说书人遗留下来的误传,董永的属地应为金坛。他具体分析了金坛的建置、区划和历史沿革,及现今的环境地理位置,对此进行了论证。
  春秋战国时期,金坛属吴地。
秦汉时期,金坛属曲阿县。至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分曲阿县西南地区置延陵县,金坛地域属延陵县。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撤消延陵县,将其上元、孝德两乡划归金坛

至此,孝子董永居住的村庄———董里,由于隶属上元乡而正式进入了金坛县域。
  史料记载,最早以《孝子图传赞》记述董永事迹的作者、汉代文学家刘向和以《搜神记》赞颂董永孝行的作者、晋代学者干宝此前都曾游览或寄居过金坛当地。
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金坛县志》有多处记载,如“望仙桥,在县西四十里。其侧地名董坡及董墓,旧传董永望仙处。”“望仙古石,在望仙桥逸,今损其半。相传董永之子鹤生亦为孝子,曾跪此石,以望仙降,石上隐约有膝迹。”
此外金坛历代的名贤咏叹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诗词也很多,许多老农都能吟上几句。例如明代欧阳理有《过董永桥》,明末曹建孙的《望仙秋月》,清代有李秉阳有《董坡怀古》和《董孝子庙》:“孝子虽长住,居人艳董坡”。均有赞颂董永孝行的内容。
金坛市文化部门组织的一次调查中,以大量的实物遗存、文史资料初步考证出该市直溪镇董永村为“董永传说”的发源地。丹阳市文化局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此前丹阳曾作过将“董永传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但后来没有成功。金坛市文化局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年丹阳进行申报工作的时候,有关专家到现场论证发现相关的实物证据都位于金坛境内,这可能是丹阳申遗没有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时,他也表示,“丹阳申遗都这么积极,我们更应当努力”。
他说,作为民间传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上有三个标准,一是在当地有广泛影响,群众普遍认同;二是有地方特色的历史传说或文字记载;三是遗址、图片等实物资料。2008年,金坛董永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证据
一:董永村代代沿用下来证据
二:原有董永庙、望仙桥证据
三:订情老槐树就在金坛证据
四:七仙女扮演者来寻根
“董永传说”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董永传说”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