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前沿】手有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冠状动脉旋磨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09:08: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医生常说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血管有钙化” ,钙化的病变犹如石头般坚硬,常规的球囊、支架扩张技术难以通过病变或者勉强通过了病变也无法充分扩张病变,术中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预期效果差,是当前冠脉介入医生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困难病变之一。然而,一项高难度技术的出现——冠状动脉旋磨术,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首次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成功为一名冠脉严重钙化的患者完成支架植入,这标志着我院处理复杂冠脉病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心血管内科介入水平迈进更高发展阶段。

患者为80岁的女性,因20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胸闷不适来院就诊,入院后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血管重度狭窄伴严重钙化、左回旋支血管重度狭窄,钙化斑块即是“拦路虎”,也是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介入治疗术中支架植入失败以及支架植入后冠脉穿孔的风险很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副院长周磊、科主任吕远带领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讨论和缜密评估,并与患者和家属深入沟通,制定了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IVUS)行冠状动脉血管内旋磨术+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案。冠状动脉血管内旋磨术,俗称“冠脉内运行的金刚钻”是利用高速旋转(13.5~18万转/分)的钻头将冠脉钙化斑块磨碎,从而达到消除钙化斑块,改善血流的治疗方法。应用该项技术可将血管钙化环打断、钙化结节打磨光滑,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

经过细致、耐心的操作,用1.5mm的磨头对病变进行分段旋磨,将严重的钙化狭窄病变打磨处理好,最终成功植入1枚支架。术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患者在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顺利康复出院。卫小兵副主任医师表示,该手术是我院心血管内科首例,标志着科室在复杂冠脉介入治疗领域一次大的技术飞跃,该技术的开展拓宽了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为冠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健康宣教
冠状动脉钙化的人群有哪些?据统计,冠状动脉钙化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为50%,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为8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钙化的概率也越大。高龄、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肾透析及高钙血症的患者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高发人群,且其病变的钙化程度较严重。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平时就应注意防范心血管事件。包括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在饮食方面应做到清淡、低盐、低脂,尽量不食用动物内脏,糖尿病患者更应遵照标准控制饮食和血糖。什么是钙化病变?钙化病变是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中的钙盐沉着,尤其是内膜钙化,会影响血管介入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1.介入器械难以通过,导致手术失败。2.钙化病变坚硬,球囊扩张后存在扩张不充分,而高压扩张后容易发生血管夹层、穿孔、破裂的风险。3.钙化病变属于高扩张阻力病变,容易导致支架扩张不充分,从而增加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风险。
冠脉旋磨术是冠脉动脉内重度钙化的病变首选治疗,该手术是用高速旋转的金刚钻磨头来去除动脉硬化的斑块,达到销蚀钙化斑块,获得更大且均匀的管腔,可以明显降低钙化病变的术中风险,优化支架植入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