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9|回复: 0

从小县城到特大城市,GDP累计增长1274%,合肥这座黑马之城是何如崛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2 13: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按照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根据《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合肥的城区人口已经达到500万人以上,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摘掉了中国“最大县城”的帽子。
2020年,合肥GDP破万亿,第一次跻身内地前20强,窜升速度之快,让人刮目相看。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时合肥只是一个岁月静好的县城,5平方公里,5万人,5条马路,5盏灯,在省内也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安徽经济的发展重心一直放在长江沿线的芜湖和安庆,论经济总量,合肥直到1984年才追上芜湖,1989年超越安庆
2000年时,合肥的GDP只有369亿,全国80名开外,不如同为省会的南昌、太原,连西安的一半都不到,只有福州的1/3。
即使在安徽省内,合肥的经济份额也不到10%,辐射能力极其有限,完全没有“扛把子”的气质。
但是20年过去,合肥超过60多个城市,GDP累计增长1274%。
2023年,合肥GDP更是达到1.27万亿,已经和西安、福州并驾齐驱,远远的把南昌、太原甩在身后。
那么,合肥是如何成为崛起最快的黑马呢?
崛起之前,合肥可以说要啥没啥,没有铁路、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没有人才,但是却有一颗狂热的进取之心。
2005年,合肥确立“工业立市”的战略,当年派出453支招商小分队,第一年落户项目982个,到位资金66亿。
为了抢到好项目,这支队伍也算是豁出去了,就算是对于省内的兄弟城市,合肥也是保持着良性竞争的态度,也许这就是合肥崛起的秘诀。
短短几年,合肥引进了美的、格力、海尔、TCL,到了2008年,洗衣机、空调、冰箱产量全国前三。
但是家电宇宙还缺电视,而生产电视需要屏幕,于是合肥赌了一票大的。
2008年,合肥与京东方合作,承诺提供九十亿资金以及各种政策优惠,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
当时财大气粗的深圳都举棋不定,而合肥的财政收入只有160亿,为了筹钱,甚至停掉了地铁建设。
现在,京东方已成了中国最牛的屏幕供应商
京东方之后,合肥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掌握了投资的核心技巧,顺着上下游一锅端,直到打通整个产业链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引进什么企业,后来的科大、讯飞、长鑫、蔚来等等,都是如此。
很多人说,合肥赌赢了,然而赢家并不仅仅是靠运气,合肥只是耐心找到风口,然后推上所有筹码,等待起飞。
跟随合肥经济起飞的还有房价,2016年,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
而合肥成为三个副中心之一,之后房价一下就窜上去了,涨幅达到48.4%,全球第一。
GDP的稳步提升,再加上人口不断增加,势必会带动房价上涨,但是合肥的涨幅还是过于激进,限贷政策和限购政策很快出台,这套组合拳过后,合肥的楼市恢复理性。
然而到了2020年,合肥突破了1万亿GDP的目标,楼市又迎来一波大涨,外地炒房团闻风而来,以长三角作为参照物,合肥当时的房价还处于洼地。
但对比2020年和2015年的房价,合肥以61.5%的涨幅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2021年4月,合肥政府再度出手,出台房地产“新政八条”,涵盖了学位制、热门区域二手住房限购、热点楼盘的摇号加限售等方面,核心目的就是打击飞涨的房价。
到了同年10月,总算有了效果,合肥的新房和二手房自2019年11月以来,首次双降
快速的发展,也合肥吸引来不少常住人口,去年人口增量超过20万,位居全国第一,未来有希望成为超大城市。
在经济上,合肥的目标是2025年GDP达到1.6万亿,这座像火箭一样蹿升的城市,未来可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