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观天下] 【以案普法】是“顺风车”还是“营运车”,车辆性质如何认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案情简介  
董某名下有一辆小型轿车,并在某保险公司为该车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董某在某网络平台注册成为“顺风车”车主,提供“顺风车”服务。2023年11月7日,董某驾车搭载“顺风车”同行人王某等3人时,与赵某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相撞,导致5人均受伤,车辆受损。交警部门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赵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董某承担事故次要责任,王某等3人无责任。
  事故发生后,赵某修车花费了3万余元,其车险承保公司支付了2万余元,赵某自行支付了1万余元。由于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赵某将董某及其车险投保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共计1万余元。
  保险公司辩称,其已在机动车交强险限额范围内赔偿了赵某车辆损失2000元。根据行驶证登记和投保约定,董某的车辆使用性质为非营运,而事故发生时,董某正在从事营运活动,这明显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因此,董某的行为符合商业三者险免赔的情形,公司不应承担商业险的赔付责任。董某辩称,其提供的“顺风车”服务价格由平台设定,并不按里程收费,目的是降低出行成本,不属于道路营运范畴,因此并未改变车辆的使用性质,也不会使车辆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二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发生事故前,董某在网络平台注册“顺风车”天数已达700余天,提供“顺风车”服务时驾车行驶的路线并不固定。且发生事故时,董某连续接了2个目的地并不相近的“顺风车”订单,据此可以认定董某以提供“顺风车”服务为名进行营利性活动。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第二十三条规定:下列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三)被保险机动车被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且未及时通知保险人,因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的……综上所述,在董某并未提交证据证明其车辆行驶路线相对固定,接单路线为其日常需要途经路线的情况下,本次事故属于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形。
  董某在投保商业三者险时,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商业保险免责事项说明书、商业险保险条款中均采用加黑字体的方式就相关免责事项进行了提示说明和告知,董某均签字确认。这足以证明保险公司在董某投保时已就相关免责事项尽到了明确的提示说明和告知义务,董某对相关免责事项应已知悉。因此,判决董某按事故责任比例30%赔偿赵某车辆损失9642元,驳回赵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三法官说法
  营运车辆是指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即通过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运输产生和获得经济利益,如出租车、公交车等。非营运车辆则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使用的机动车,如私家车、单位自用车等。非营运车辆通常不被允许参加营运活动。
  提供“顺风车”服务是否构成营运活动,应根据其接单频率、行驶路线、费用收取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如果车主在不改变日常用车途经路线的情况下,收取合理费用,一般不应被认定为营运车辆,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应正常赔付;反之,如果接单频率较高,且频繁行驶各个不同的路线,以盈利为目的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则应认定为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本案中,董某提供“顺风车”服务时驾车行驶的路线并不固定,且连续接了2个目的地并不相近的“顺风车”订单,这导致车辆行驶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因此应认定为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故董某的主张不能被支持。


来源:山东高法、法院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