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5|回复: 0

[专题特刊] 猝死的年轻人并没有原发性疾病,为什么他们会猝死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6 0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发现了吗?很多报道中猝死的年轻人并没有原发性疾病,为什么他们会猝死呢?其实,心脏性猝死是有迹可循的。
正在“年轻化”的猝死研究显示,从25~40岁,随着年龄的上升,心脏性猝死的风险也正急剧上升。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与此类人群冠心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所以,只是此类人群未发现心脏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心脏没问题。那么,中青年人为何易患冠心病,继而发生心脏性猝死呢?目前,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力,中青年人所承受的躯体和精神压力与日俱增。调查显示,我国约八成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在30~50岁早逝的人群中,96%死于过度疲劳而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其中80%为心源性猝死。长期过度疲劳带来身体应激反应,既是中青年人早发冠心病的诱因,也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

健康知识“划重点”从生活方式上看,中青年人还常存在营养过剩、过量饮酒、过度娱乐、久坐办公、运动减少、熬夜、加班加点工作等问题,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疾病,积重难返,以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社会竞争强,工作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为名所困、为利所囿,内心彷徨、浮躁而迷失,这些都使中青年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和迷茫、脆弱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他们发生猝死的一大诱因。综上,导致中青年人猝死频发的诱因有慢性疲劳、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精神心理因素。因此,要想远离猝死,应先改掉以下5个坏毛病。1“坐如钟”,不动如山:研究表明,与每天坐小于4小时的人群相比,每天坐8小时且运动量又很小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会增加32%,但运动可以降低这个风险。因此,建议此类人群每天适量活动,至少保证步行6000步左右。2常熬夜,不眠不休:研究发现,与每天睡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少于5小时的人的心脏病风险增加40%。因此,建议大家杜绝不加限制的熬夜,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劳累。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3持续“高压”状态:尽量避免极度劳累。如果长期处于“压力山大”的状态下,建议适当减压,偶尔给自己放个假,哪怕是看看书、散散步、聊聊天,都能让精神紧张得到缓解。4忽视心脏的“求救”信号: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精神不振、情绪易激动、头晕等症状,就要小心了!因为,那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应提高警惕,适时前往心内科就诊。5戒不掉的“烟酒瘾”: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甚至引发血管痉挛;而酒精则会导致心动过速,血压也会急剧升高,从而引起心脏不良事件。不管个体的吸烟史有多长或对酒的痴迷程度有多深,尽早戒烟、戒酒饮酒都会对血管有好处,降低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请看专家怎么说猝死难以预测,生还概率很小。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特别要对“拼命三郎”般工作的中青年人说一句:“工作永无止境,身体远比金钱更重要。”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