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2|回复: 0

[众观天下] A型血转化为O型血?东大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一起来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8 13: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日东南大学吴国球教授团队
最新研究成果发布为临床应用A型血转化为O型血提供重要依据一起来看看吧


输血安全性和血液短缺等问题仍然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吴国球教授课题组研究鉴定了来自肠道细菌Flavonifractor plautii的两种协同酶,通过酶催化作用将红细胞(RBC)类型转化为“通用型”O型RBC。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周美玲博士后、东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雒凯珊、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苏朝,通讯作者为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韩鹏程教授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吴国球教授。





研究内容
微信图片_20250208132925.jpg

该研究证明,在优化的孵育条件中,N-**半乳糖胺脱**酶(FpGalNAcDeAc)和半乳糖胺酶(FpGalNase)可有效、协同地将A型RBC转化为O型RBC,在低浓度酶(16 nM)条件下,仅5分钟就可实现高于99%的转化率。
此外,研究工程化**了两种融合蛋白FpGalNAcDeAc-FpGalNase和FpGalNase-FpGalNAcDeAc,与酶混合物相比,融合蛋白催化效率增强约28倍。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首次解析了FpGalNase的全长结构,并确定关键的活性位点残基参与其催化机制。
微信图片_20250208132922.png 微信图片_20250208132917.png

该研究为A-to-O血型转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结构解析基础对于**用于输血和疾病相关研究的“通用型”O型RBC具有重要意义为东大科研团队点赞!👍
来源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