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9|回复: 0

[众观天下] 喝酒“上脸”是能喝的表现?有人多酒“面不改色”真相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09: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喝酒后容易“上脸”,而另一些人却能在喝同样多酒的时候“面不改色”,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喝酒后脸红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了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首先要知道酒精被摄入人体后都经历了什么。当人饮酒后,酒精(乙醇)主要进入肝脏中被代谢。我们可以把肝脏想象成一座工厂,酒精进入工厂的流水线后,将经历两个重要的工序才能完成代谢的过程。第一道工序由“初级工”乙醇脱氢酶(ADH)负责,其可将乙醇氧化为**。第二道工序则由“高级工”**脱氢酶(ALDH)接管,它们负责把**转化为**。**作为加工的终产物,对人体无害;但初加工产物**却具有毒性,属于1类致癌物;**还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潮红,即喝酒“上脸”。此外,**还具有神经毒性,会导致心跳加速、头痛等不适。有些人饮酒会脸红而有些人不会,实际上主要是因为肝脏这个工厂代谢酒精的两道工序的效率存在差异,或者说是由于“初级工”ADH和“高级工”ALDH的配置不同,导致酒后人体内乙醇、**、**的含量不同。这种差异从根源上看,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个体间调控ADH和ALDH的基因具有多态性,具有某些特定形式基因的人,肝脏内“初级工”和“高级工”的配置合理,能高效地将乙醇转化为**,而没有太多的**积累在体内;而具有另一些基因形式的人,第二道工序效能不足,使得肝脏对**的代谢能力较差,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从而引发脸红、心跳加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个现象在东亚人群中更为明显,因此也被称为“亚洲脸红综合征”。因此,有些人在劝酒时所说的“喝酒脸红就是能喝”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研究表明,饮酒后容易脸红的人长期饮酒患酒精性肝病、恶性肿瘤的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但需要注意,ALDH含量高并不代表可以免受酒精的损害,只要饮酒,进入人体的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就会对肝脏、大脑、心脏等器官造成负担。为了健康,请控制饮酒,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加轻松。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健康百科丛书——家庭的健康密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