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2|回复: 0

[专题特刊] 出现癌细胞≠癌症!但人只要活着,体内就一定会出现癌细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6 0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重点提示 ●“癌症多阶段基因突变学说”: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正常细胞通过积累了一系列基因突变而逐渐变成癌细胞。●各种人体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无法完全预防,故没有办法完全阻止细胞癌变。●出现癌细胞≠癌症。笔者曾看见过一篇题为“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得癌”的文章。这一说法不准确,准确地讲,应该是“人只要活着,体内就一定会出现癌细胞”。癌细胞是“坏蛋”,但人体内有专门抓坏蛋的“警察”,即免疫系统,只要其功能正常,能及时清除癌细胞,人就不会患癌症;只有当癌细胞没有被免疫系统及时清除时,才有机会无限制地生长、增殖,发展成癌症。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什么是癌细胞?正常细胞为什么会变成癌细胞?有没有办法阻止细胞癌变?


什么是癌细胞癌症是典型的多细胞增殖失控性疾病,即人体内出现了生长、增殖不受控制的癌细胞。什么是癌细胞?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说说正常细胞。研究显示,人体由很多细胞组成,它们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但人体到底有多少个细胞,目前无法给出准确数据,估算达万亿。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每分钟有超过1亿个细胞死亡,而每个细胞的“生老病死”都由复杂的机制调控,都有严格设定,包括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有细胞衰老死亡,就有细胞通过分裂增殖补充进来,因此人体每天有大量细胞更新。有句话说得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医学角度上来讲也有道理:三天时间,有许多细胞死去,有许多细胞诞生,你还是你,但你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你。如果正常细胞癌变了,会发生什么?癌变细胞会变得不再受控制,变成不死的“幽灵”,而且它们会快速地、不停地分裂增殖,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迅速集结成一群“乌合之众”,在组织局部不停地向外扩张、浸润,还会转移至远处的重要器官,如脑、肝、肺、骨骼等,潜伏下来形成转移癌灶。从专业角度上讲,癌细胞的特点是:生长失控,缺乏分化而异常增殖,并侵犯正常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可散布全身。


正常细胞的癌变机制现在说重点了,原本“循规蹈矩”的正常细胞怎么会变成“无法无天”的癌细胞呢?细胞的癌变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很多理论体系,被广泛接受的主流理论是“癌症多阶段基因突变学说”。其核心观点是: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正常细胞通过积累了一系列基因突变而逐渐成为癌细胞。这个理论非常复杂,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理解。
基因在哪里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除了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外,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至少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它相当于细胞的司令部或控制中心,储存着种族、血型、孕育、生长、死亡等全部遗传信息。更准确一点,基因主要是指细胞核染色体上带有遗传讯息的DN**段。这一下子冒出了三个概念,即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简略概括为: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人体细胞内共有46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而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如果基因发生突变,特别是一些关键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有可能不受调控而“变坏”。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多阶段基因突变学说”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取得了进展:广义上,基因突变不仅是指发生在DNA核苷酸水平和染色体水平的遗传学改变,还包括表观遗传学改变,因为表观遗传学改变和遗传学改变一样,也可改变相应基因功能。
是不是所有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癌症不是!只有某些关键基因突变才会导致癌症。人体内有两万多个基因。近年来,肿瘤组织基因组测序研究表明,人类肿瘤中存在数千个基因突变,但其中大部分不参与癌变过程,犹如“过客”,被称为“过客突变”;与癌症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基因突变也就一百多个,被称为“驱动突变”,只有驱动突变才能提供细胞生长优势,驱动正常细胞恶变为癌细胞,如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如果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增加癌症发生的概率。原癌基因突变:原癌基因其实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功能的基因,指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诱导或电离辐射作用等,其发生变异,导致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可促使细胞异常增殖、发生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是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内可抑制细胞生长且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抑癌基因在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负调节作用,它与原癌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相对稳定。当这类基因发生变异而致基因产物缺失或功能下降时,可驱动细胞癌变。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癌变中的作用,可以把“细胞”比喻为一辆行驶中的汽车。汽车有油门和刹车才能正常行驶,原癌基因就是油门,抑癌基因则是刹车。原癌基因突变导致其异常激活,相当于不停地猛踩油门;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下降或丧失,相当于刹车失灵。因此,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都有可能会导致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失控,驱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这个“多阶段基因突变”过程究竟有多少个阶段癌变过程,即正常细胞恶变为癌细胞的全过程,很漫长,目前通常分为4个阶段,即启动(起始)、促进、恶性转变和演进,在这一有序、连续的多阶段过程中,每一个新阶段启动都会附加遗传学或表观遗传学基因改变,即基因在结构上或修饰上要出现新突变,从而让细胞“解锁新技能”,获得生存优势和克隆扩增。癌变过程多阶段性导致人体内在正常组织与高度恶性组织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处于不同恶性阶段的细胞,有增生、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高度恶性癌。毋庸置疑,如果能在早期阻击癌细胞,癌症就不是一种致命疾病。癌细胞之所以“恶”,是因为其不会停下基因突变的步伐。通过不停地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不仅可能逃过免疫系统的追杀(免疫逃逸),而且在化疗、放疗及新的靶向治疗或免疫生物治疗的压力下,癌细胞还可“学习”和“进化”,从而获得针对这些治疗手段的抵抗性,就像是给自己戴上了防护罩,变得“百毒不侵”。这就是为什么癌症复发后往往对原本有效的治疗手段不再敏感的主要原因,得换新的治疗方案来对它进行打击。


有没有办法阻止细胞癌变答案是没有!为什么没有办法阻止细胞癌变?核心原因是没有办法阻止基因突变。第一,人体每天通过细胞分裂增殖的方式产生新细胞,来代替衰老死亡的细胞。细胞分裂增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DNA复制,通过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母细胞就带有两套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分别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DNA的复制过程中,会自发地随机出现一定频率的基因突变,就像在工厂里**产品时总有一定的次品率,没办法避免。除此以外,细胞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活性氧离子等也会不可避免地引发DNA损伤,导致基因突变。第二,除了以上导致基因突变的内在因素外,环境中的各类物理、化学及生物致癌因子也有可能会引起DNA改变,导致基因突变。这些外在致癌因素让人防不胜防,没有办法完全避免接触。所以,基因突变没法完全阻止。让我们换个角度,再来认识基因突变。突变基因的来源有两类,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获得。由于获得性基因突变比先天遗传基因突变更为普遍,因此大部分癌症与后天获得性基因突变关系更为密切。先天遗传突变来源于父亲(精子)或母亲(卵子),也就是说,存在于受精卵中,由于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受精卵,那么这一突变就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包括卵子或精子,因此这一突变可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获得性基因突变,即体细胞突变,不存在于受精卵中,而是受精卵分裂之后的某个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再传递到该细胞的所有子细胞中。这种突变只存在于某些体细胞中,而不存在于精子/卵子中,所以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简单来讲,一个人可能因为运气不好,生下来就带有致癌基因突变,由爸爸或妈妈遗传给他/她,他/她也会把这一突变遗传给后代;或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某些体细胞发生了致癌基因突变,它们只会影响这个人的患癌风险,不会遗传给后代。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解密癌症——探寻科学抗癌密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