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0

18楼坠落 奇迹生还——创伤急救“金坛模式”打赢“教科书级”生命争夺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3 0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5年3月31日18:21分,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大厅的警报刺破寂静。一名从18楼坠落的青年被送入抢救室时已深度昏迷,头面部撕裂的伤口深可见骨,鲜血浸透担架。“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在警报响起的瞬间激活——分诊、输血、影像检查、多学科集结,一场与死神争夺时间的战役正式打响。  
急诊绿色通道:4分钟完成CT检查的“闪电战”“血氧72%!启动创伤红码!”  患者到院3分钟内,急诊团队完成气道管理、加压输液,影像科同步启动“极速扫描模式”。4分钟,从担架转移至CT扫描完成;12分钟,影像片作为参考,医生下达初步诊断血气胸、肋骨骨折、腹腔脏器损伤。 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日常标准:- 创伤红码触发后,输血科、影像科、手术室进入“战时状态”  - 抢救室与CT室直线距离仅15米,检查床与手术推车无缝对接  - 影像医师驻守急诊科,AI辅助诊断系统将读片时间压缩70%  当胸外科团队在CT室旁完成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出850ml积血时,时钟刚走过18:44分——从患者入院到首轮救命操作完成,仅用23分钟。 重症监护室:48小时逆转“死亡三联征”转入ICU时,患者的血压已跌至65/40mmHg,体温直线下降,酸中毒严重到足以致命。重症医学科袁冬主任团队开启“损害控制性复苏”: - 与失血赛跑:两小时内加温加压输注 1 .5单位红细胞+1025ml血浆,体温从濒危的35.4℃拉回安全线  - 为肺脏减负:肺保护性通气技术让严重挫伤的肺脏“温柔呼吸”  - 抢筑感染防线:在创伤后6小时“黄金窗口”启用顶级抗感染方案  
微信截图_20250603091647.png
第48小时,危机再临——患者血清淀粉酶不断增高,持续腹痛,CT提示胰腺损伤,在史鸿潮主任建议下请东部战区总医院专家会诊后,确认存在胰管断裂可能,形成胰瘘。死亡率超60%的噩兆下,经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多学科会诊,讨论治疗方案,由消化内科卢战军主任,周鑫主任团队先行ERCP下胰管中断桥接手术。内镜奇迹:在0.8厘米断裂带上架起“生命桥”面对凝血功能极差、循环不稳的极限挑战,周鑫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驻金坛专家卢战军指导下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操作:1. 超声内镜精准定位:在肿胀的胰腺组织中锁定8mm的胰管断端  2. 导丝穿越“死亡裂隙”:0.025英寸超细导丝像蛛丝般跨越断裂带  3. 支架释放的艺术:7Fr双猪尾支架在断裂处展开,瞬间重建胰液引流通道 微信图片_20250603091713.jpg 术后24小时,患者的胰周积液从4.8cm缩小至1.2cm,淀粉酶水平直降82%。这场手术改写了两个不可能:  - 国际指南认为多发伤急性期不宜ERCP,他们却在伤后50小时完成  - 教科书规定血小板<50×10⁹/L禁忌操作,他们以35×10⁹/L创造奇迹  数字背后的温度这场抢救创下两项纪录: 1. 速度革命:从CT确诊胰腺断裂到ERCP成功仅在短时间内完成  2. 协作突破:在升压药维持下完成四级ERCP手术  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患者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医生,我梦见自己在黑暗里跑,突然看见前面有光。”  金坛模式:重新定义创伤救治       金医人用行动证明- 时间不是成本,而是生命本身:绿色通道将传统流程压缩58%  - 学科不是孤岛,而是生命拼图:急诊、ICU、内镜的“三剑合璧”  - 技术不是冰冷器械,而是人文关怀的延伸:那根7Fr支架上,凝结着对生命的极致尊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众多教授团队的全程指导下,这场抢救不仅是一次生命奇迹的缔造,更成为技术革新与经验传承的战役。当晨光穿透ICU的玻璃幕墙,患者监护仪上的波形与初升朝阳形成奇妙共振。此刻,那个曾与死神擦肩的青年,正用逐渐恢复血色的手指,在病房玻璃上描摹着朝阳的轮廓。这抹跨越沪金两地、凝聚三代医者智慧的生命之光,终将照亮更多绝望中的希望。


来源: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