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9|回复: 1

[众观天下] 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六大类过敏原,生活中防不胜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7 14: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病。据估计,大约每4人中就有1人过去或现在患有荨麻疹,但大多数荨麻疹是一过性的,患者在经历过风团样损害和不同程度的瘙痒后,快则数十分钟,慢则数天,就能自动消失,或通过治疗好转。但人群中不乏那些风团反复发生者,时不时地就造成皮肤或黏膜瘙痒。临床上一般把风团和瘙痒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持续6周以上的情况,称为慢性荨麻疹。
微信图片_20250607140652.jpg




慢性荨麻疹的常见原因


1.食物


食物可能是引起慢性荨麻疹最常见的过敏原了,按照食物种类,又可分为以下几个亚类。


(1)肉类,尤其是海产品。


(2)蔬菜水果类,如柠檬、芒果、李子、杏、草莓、大蒜、西红柿等。


(3)奶类,基本是牛羊奶。这一点分歧较大,一般认为可能是其中含有微量药物如青霉素等导致的过敏。


(4)腐败的食物。食物放置过久,被腐败菌或其他微生物分解释放出组胺或组胺类似物,导致过敏。


(5)食物中的添加剂也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2.药物


青霉素、磺胺药、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都有可能通过变态反应途径引发过敏。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直接刺激皮肤释放组胺,从而诱发荨麻疹,这些药物主要有吗啡、可待因、可卡因、奎宁、阿司匹林等。






3.感染


细菌、真菌、病毒等导致的感染性荨麻疹在临床上也非常常见,风团反复发作、抗过敏治疗效果不佳且伴有发热等症状时,需要排除有无细菌感染存在。


注意,幽门螺杆菌也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之一。






4.吸入性物质


吸入性物质如各类花粉、动物的羽毛和皮屑及挥发性化学品等,也可以导致慢性荨麻疹。


如今人们所处的环境受到上述因素的干扰非常多,如有些患者长期处于新装修不久的住所和办公场所等,这些场所因装修材质或油漆、家具等,对一些患者慢性荨麻疹的产生有潜移默化的“贡献”。


如今的PM2.5颗粒悬浮物和PM10颗粒悬浮物,以及行驶中汽车所产生的尾气等,都有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潜在诱因。






5.物理性因素


摩擦、压力、过冷或过热刺激及运动也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诱因,甚至日光也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诱因。


6.系统性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内在原因。


图片




过敏原检测能否找出


慢性荨麻疹的真正“元凶”


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就诊时,医生往往会根据其自身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尽力查找病因,但遗憾的是,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很难找到确切的病因。有不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因为长期饱受慢性瘙痒困扰,希望通过过敏原检测来明确病因,甚至就诊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做过敏原检测。


那么,过敏原检测能否找出慢性荨麻疹的真正“元凶”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对于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来说,很难用现有的医学手段找出具体的过敏原。尽管目前临床上有很多过敏原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对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的确定存在诸多争议,没有一种方法得到普遍认可。


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说来复杂,这是因为过敏反应本来就十分复杂,除了急性荨麻疹有时可有明确的诱因,如青霉素可致急性过敏反应,此时可以明确青霉素是其过敏原;对于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刺激物如花粉、化学品、日用品等外,身体内环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甚至环境温度的短时间变化,以及当今普遍存在的雾霾,都会对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有所影响。


尽管临床上已经设计出多种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测定方案或设备,但显然这些方法或设备的检测范围都很局限,很难完全涵盖我们有可能接触到的各类过敏原。因此,寻找慢性荨麻疹真正的“元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提示


1.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很难确定,对其过敏原的筛查实际效果很有限。


2.目前能筛查的过敏原仅在有限的范围内。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皮肤病性病那点事——来自皮肤性病科医生的随笔》

     
发表于 2025-6-9 07:0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山水帮帮设置悬赏提问,并在广播台滚动显示,暴光率更大,有问题就到山水帮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