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回复: 0

【人才沙龙】系统解析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助力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第六期青年科研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0 10: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6月4日,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第六期青年科研人才沙龙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沙龙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锦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医院“5120计划”优青、青年科研人才孵育项目培养对象及医共体集团分院代表授课。作为浙江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苏大一附院“博习人才铸造计划”重点人才,朱锦舟教授以“临床研究的‘侦探’:流行病学探案之旅”为题,带领与会者开启一场科研探索之旅。
朱教授以生动的比喻开场,将医院的病案系统、已发表的文章(既往的数据)、开放数据库形象地比作“科研食材库”。他指出,这些看似普通的临床数据——病史记录、检验结果、影像资料、病理标本等,经过科学的挖掘与整合,就能转化为宝贵的科研素材。在创意的激发上,朱教授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临床实践中的反思与提效以及对临床指南的验证与更新都是催生科研想法的源泉。他鼓励大家让资源插上想法的翅膀飞翔,例如利用社区体检数据探究盐摄入与高血压的关联,借助医院病案系统分析全秒飞手术的心理影响等,以 “A 在 B 发挥 C 的作用” 这样清晰的逻辑架构来明确课题方向。
微信图片_20250620102158.jpg
讲座的核心部分聚焦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他详细阐述了观察法中的描述性研究(如横断面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以及实验法中的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等不同类型。通过丰富的文献案例,如湖州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的横断面研究、溃疡性结肠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等,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为青年医师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指导。未来,医院将持续打造科研交流平台,推动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助力青年科研人才成长。
微信图片_20250620102202.jpg 微信图片_20250620102205.jpg
来源: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