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点话题] “江苏中部区域高铁南下通道研究”项目工作大纲专家评审会在南京召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7月27日,“江苏中部区域高铁南下通道研究”项目工作大纲专家评审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副理事长、铁路(轨道)分会会长刘广忠,
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监事会主席、铁路(轨道)分会副会长俞强;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蔡剑峰,省铁路办公室副主任冯兆祥;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狄志强、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盛建良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许兆俊等出席评审会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主持召开会议,省发改委、省铁路办等省级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国铁集团、上海铁路局派员参会。
会议特邀以国铁集团外部董事刘为群为组长的5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
会议听取了项目团队的汇报、与会代表的发言。专家组经过深入讨论,认为
该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技术线路可行,进度安排适宜,达到工作大纲要求,
同时建议要从全国路网角度考虑,切实加强江苏南北向通道功能和路网堵点、卡点问题分析
重点开展连镇南延项目尤其是镇江至溧阳段的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及建设时机的研究,
形成江苏中部区域南下通道的规划方案。
卢春房院士充分肯定了大纲制定工作,并指出,江苏是经济大省和强省,铁路网络建设应当承担相应支持作用,希望研究坚持长期发展眼光,从增强系统韧性需要出发,补齐补强短板,重视枢纽建设,有效提升区域网络功能;应基于实际论证确定线路标准,从经济效益、需求紧迫性等多项因素考虑建设的轻重缓急;秉持严谨细致态度,科学分析测算多种客流量运量,切实提高数据准确性;增强系统思维观念,根据规划、政策导向、资金成本和效益等多方面条件综合考量,以高质量编制完成研究报告。
史和平理事长在讲话中强调,在卢春房院士的悉心指导下,项目组圆满完成工作大纲制定任务,得到专家组和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项目研究思路、任务分工、进度安排等都得到明确,希望会后项目组抓紧对大纲进一步修改完善,在起草研究报告过程中,应当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项目团队之间加强协商协调,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和卢春房院士要求,近期就本次研究聚焦的重点问题拿出规划建议方案,为“十五五”路网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支撑。
国铁集团鉴定中心和中国铁路上海局科信部负责人表示:
江苏开展中部区域高铁南下通道的研究很有意义,希望站在更高维度,以更大格局统领研究思路,深入贯彻补网强链战略要求,优化网络结构和枢纽衔接
尤其是对连镇铁路南延至溧阳段,要在增强铁路枢纽韧性和路网灵活性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做出深入研究分析。
江苏战略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省铁路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
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
省、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华设设计集团有关负责人和项目团队人员参加会议   
来源:铁路(轨道)分会
阅读链接:
江苏省在铁路十四五规划中规划了六横六纵的铁路网络。其中,
六纵包括沿海通道、京宁(杭)通道、中部通道、鲁苏皖赣通道、盐杭通道和合新通道;
六横通道包括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宁通道、沿淮通道、徐盐通道(上海至太原通道)、沪苏浙皖通道等。
上述高铁通道大部分已经完成,不过还有少部分通道因为特殊原因还处于前期阶段,比如六纵的中部通道
中部通道经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等城市,
包括连镇铁路淮安至镇江段,并规划建设新沂至淮安铁路、镇江至宣城铁路(连镇南延)等,
对外连接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
未来还将接上规划建设的宁杭高铁二线,形成皖南和浙江方向的互联互通
综上,江苏省规划的六横六纵通道大部分均已经在建或已建成通车,
目前只剩下横向的沿淮通道和纵向的江苏中部通道镇江至溧阳段(连镇南延)进度稍慢
这两个通道对于江苏省的发展也很重要,希望这两个通道也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早日建成通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