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回复: 0

【案例分享】气管卡骨险象环生,精准取异物助康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水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日,一位高龄老人因进食后持续咳嗽伴胸闷气喘,家人察觉情况危急,立即送其急诊就诊。经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侧主支气管存在异物,随后被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916100036.jpg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蒋和平主任接到转诊信息后,立即组织团队对老人病情展开全面评估。“老人年龄较大,身体耐受度较差,且气道结构相对脆弱,手术操作必须格外谨慎。”蒋和平主任介绍,结合老人进食后发病的病史及影像学特征,团队初步判断异物可能为脱落的牙齿或未充分咀嚼的食物残渣。为明确异物性质并制定安全的取出方案,科室决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探查与异物取出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操作精准的优势,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适合高龄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团队密切配合,确保老人呼吸稳定,蒋和平主任手持纤维支气管镜缓慢进入老人气道,在高清视野下仔细探查,最终在右侧主支气管内发现一块不规则的骨头异物,其边缘锋利,已部分嵌入气道黏膜,若强行拉扯可能造成黏膜损伤甚至出血。








微信图片_20250916100040.png 微信图片_20250916100044.png 针对这一情况,蒋和平主任调整操作角度,选用合适的异物钳小心翼翼地夹住骨头,在避免触碰气道壁的前提下,分多次缓慢调整位置,最终成功将骨头完整取出,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医护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帮助缓解气道黏膜水肿;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为老人提供流质食物,避免再次发生异物呛咳。经过数日精心护理,老人的咳嗽、胸闷症状已完全消失,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与食欲也逐步好转。此次成功救治也为老年人群气道异物预防敲响警钟。蒋和平主任提醒广大市民,老年人由于咀嚼功能减弱、吞咽反射迟钝,进食时容易发生异物呛咳,进而引发气道阻塞、肺部感染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特别注意:
为老年人准备食物时,应尽量将食材切碎、煮软,避免食用坚果、骨头、黏性大的食物(如汤圆、年糕)及体积较大的块状食物。老年人进食时应保持坐姿或半坐姿,避免边走路、边看电视、边吃饭,减少分心导致的吞咽不当。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应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吞咽。若家中老年人佩戴假牙,需定期检查假牙固定情况,防止假牙脱落误吸入气道。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进食后持续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采用“拍背”“催吐”等不当方法,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更严重后果。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也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不断优化气道异物救治流程,为老年患者及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